中国水利报:关中水利文明的溯源与传承

27.03.2015  10:49
          陕西省关中地区自古干旱缺水,而灌溉是农业生产的必要条件。在关中平原众多的治水活动中,引泾灌溉以其历史之悠久,持续时间之长,工程规模之大,管理水平之先进,灌溉效益之高而著称于世,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水文化,成为陕西乃至全国兴利除害治水文化的典型代表。
  
          引泾工程取水口的位置,由秦郑国渠时的山口之外,逐步上移到泾河大峡谷之中,先后有汉白渠、唐郑白渠、宋丰利渠、元王御史渠、明广惠渠、清龙洞渠取水口等,形成了丰富的大型古代水利工程遗址群,成为极其珍贵而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这些遗址是我国宝贵的水利文化遗产,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郑国渠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经历2200多年的变迁,第一代引泾灌溉工程——郑国渠已湮废,那么,真实的郑国渠是怎样的呢?如今,关中有许多水渠在滋养农田,如泾惠渠、洛惠渠等,人们已经习惯了这些渠道的恩泽。然而,对于“郑国”这个名字,是否真的无迹可寻?
  
          陕西省泾阳县西北部的泾河谷口外,泾河水自仲山的峡谷冲出群山后,流入关中平原,在这里,遗迹与现代工程交织,渠水与茂盛农田相映。
  
          通往郑国渠遗址没有现成的道路,踏着绵绵秋雨后松软的土路,一路来到泾河边,但见河边田地荆棘丛生处,有一碑牌,上面写着“郑国渠首遗址”。往西百十米便是泾河岸,泾河在这里形成了大弯道,渠首遗址渠口呈U形断面,上口约20米,底宽约3米,深约8米。旁边的碑石上刻有“历代引泾渠首保护区界碑”,明确了郑国渠首暨历代引泾工程遗址保护区的边界。这里,便是引泾灌溉历史的源头标志。
  
          据《水经注》记载,郑国渠在渠道工程布置规划上,将沿线与渠道交叉的冶峪、清峪、浊峪等小河“横绝”(“绝”是郑国渠横过河川而取得其水),在河道中修建一些临时工程,拦蓄小河入渠,增大水量,对保证下游灌溉起了重要作用。郑国渠还采用引高含沙的河水灌溉盐碱沼泽地的引洪淤灌方式,起到了灌水、肥田、改良盐碱地一举三得的作用,这也是我国农田灌溉技术上的创举。
  
          沉吟中,我再一次把目光投向了写满萧索苍凉的郑国渠渠首遗址碑石上,心中充斥着惋惜之情。
  
          郑国渠的修建源于“疲秦之计”。郑国渠建成100多年后,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对郑国渠有明确记载:“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千百年来,这段历史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后人给予了“千古奇迹”四个字的评价。时至今日,在陕西省三原、泾阳县农闲时节,常会演一些秦腔戏、皮影戏,其中颇为有名的戏就是《疲秦计》。
  
          后来,郑国渠又影响到中国最为强盛的汉唐两王朝。这一点,我们从《汉书 沟洫志》中一首描述郑国渠给陕西关中带来繁荣富庶的歌谣中可见一斑:“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臿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离开郑国渠渠首遗址,沿着泾惠渠灌区总干渠渠堤而上,由于河床逐渐冲刷下切,引泾渠首逐渐向上游迁移。郑国渠建成后140年,汉代新开了白公渠。白公渠是郑国渠的第二代工程,规模变化最大,使用寿命最长,积累的灌溉管理经验最为丰富。丰利渠是郑国渠的第三代工程,渠首位置上移到泾河岩石岸上,丰利渠渠首是引泾工程中第一座建在岩石河岸上的,遗迹保存完整。王御史渠属郑国渠的第四代工程,仅是渠首迁移,渠道工程未变。广惠渠是郑国渠的第五代工程,开创了古代引泾灌溉工程凿洞引水的历史。这些古代引泾灌溉工程从规划布局到引水方案,虽有差异,但万变不离其宗,只是规模大小不同而已。从这个概念上讲,郑国渠并没有死,准确地说是“薪尽火传”,后来的引泾灌溉工程都可以说是郑国渠生命的延续。
  
          在渠首地区不仅保留了大量的古代遗迹,而且保留有明清两代大量的石碑。这些碑石有引泾灌溉工程规划、施工管理的记载,各渠惠泽乡里、造福人民的历史记述,还有我国最早的灌溉管理法规等。为了妥善保护文物,1963年,陕西省泾惠渠管理局将这些石碑从灌区各地收集到此,1965年建立了郑国渠渠首碑亭。
  
          脚下的渠堤顺着泾河岸边蜿蜒,一边是静静的引水渠,一边是泾河滩涂。泾河河床上有着形状各异的石穴水池,池中的水晶莹明澈,有着天然浴池之美称。自古以来,周围塬区群众用水极不方便,于是农家妇女三五成群带上拆洗的衣物徒步来到这里,衣物洗完后,就晾晒在周围,人则在天然浴池中沐浴、戏水,待衣物晒干才回家去,后来人们称这里为“美人浴”。
  
          顺着山路转个弯,眼前突兀而起一座拦河大坝,那是张家山水库大坝,也是泾惠渠渠首所在地,是郑国渠的第六代工程。
  
          20世纪30年代,从德国留学归国的李仪祉历时近两年,主持修建了泾惠渠。1932年6月第一期工程建成放水灌田,灌溉65万亩土地。泾惠渠的建成,成为我国最早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建成的一项大型灌溉工程,再一次恢复了郑国渠历史上的灌溉效益,扭转了之前郑国渠灌区日益萎缩的局面,灌溉面积达到3.3万顷。
  
          泾惠渠通水80多年来,广大泾惠渠人弘扬传承仪祉精神,将灌溉面积由最初的50万亩增加到145万亩,累计引水150亿立方米,生产粮食250亿公斤,使灌区成为陕西重要的粮果蔬生产基地。近年来,陕西省泾惠渠管理局确立了“挖掘历史、承载文化,弘扬精神、促进发展”的思路,召开了郑国渠文化研讨会,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制作播出了《今日郑国渠》专题节目,目前正在编制郑国渠遗址发展规划。
  
          环顾四周,仲山挺拔俊秀,群峰起伏,奇岩林立,怪石峥嵘,展现出关中平原少有的山峦风光。大坝下、悬崖上,一股泉水飞流,如过筛珍珠盘旋而下,称为筛珠洞。筛珠洞泉水清澈见底,纤尘不染;石壁之上,苔藓密布,四季翠青。泉水经测定为富锶型天然矿泉水,洗则润肤明目,饮则提神爽气;煎茶,则茶为上品,酿酒,则酒为佳酿。附近的岳家坡、赵家沟村民都长期饮用此水。
  
          不管历史如何变迁,关中水利始终是人水之间相生相伴、互为发展。同时,形成了以郑国、李仪祉为代表的引泾水利人的共同特征和工程设计、制度设立以及行为规范。这不仅是陕西省重要的文化品牌,也是泾惠渠灌区宝贵的文化资源。可以说水和水利人,已经是关中发展的承载者和体现者。
  
          徜徉在泾河两岸,听到的是几千年来人与大自然抗争的历史回响,看到的是形态各异美妙的自然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