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深耕中东“朋友圈”是情势之必然
中国深耕中东“朋友圈”是情势之必然
- 社论
中国跟中东3国深化合作,能实现共赢互利,而以经济合作为先导的介入,有望帮助中东国家尽快筑起新的反恐安全屏障。
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9日开始展开新年首次外交之旅,应邀对沙特、埃及和伊朗3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近年中东陷入动荡以来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访问该地区。
客观地说,当前中东的地缘政治、经济和安全环境仍显微妙。就经济而言,多数中东国家尚未完成现代化转型,对外一体化程度不高。安全上,“伊斯兰国”等恐怖势力肆虐,带动了一些原生型矛盾和冲突的一股脑爆发。但反过来看,中东对地区和平稳定和经济发展,有着比其他地区更强烈的需求。
于此背景下,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建交60周年节点上,习近平访中东3国,无论是经贸、能源、科技等领域深化合作,还是就中东局势和平稳定提出中国主张,都意涵丰富。正如有专业人士分析的:此次访问对中国整体外交布局意义重大,将有力提升中国同往访国的双边关系和务实合作,塑造中国在中东事务中更加积极的新角色。
在经济层面,从历史传统和现实条件看,中东一些国家有充分理由成为新合作模式尝试的排头兵。据统计,2014年中国进口石油中,有一半多来自于中东国家,双边贸易合作已成“传统”。而在能源深加工、基础设施建设等彼此有互补能力的领域,双方拓展合作潜力很大。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亚投行的成立,也为双边加强合作提供了新平台,沙特、埃及和伊朗三国都是亚投行创始会员国。拿中国与沙特来说,两国互补性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产能合作”对沙特实现油价下行时代的经济转型和推进经济多元化改革,大有裨益。而伊朗现在被国际社会取消制裁,其商业便利提升、市场容量扩大,也会为其与中国的合作提供更广的空间。
在政治层面,中国与中东国家发展更深度合作关系是现实之需。沙特、埃及和伊朗是中东地区领土和人口身量均较大的国家,这三个国家的稳定是中东大局稳定的关键。而在本世纪历次中东冲突中,中国一直坚持促谈劝和、坚持经济援助不附带政治条件,而不是拉偏架或只顾搭顺风车,这让中国在该地区有了不少朋友。反对民族和宗教歧视、支持各国探索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等外交原则,也让中国相对远离该地区政权改造、教派冲突等是非。此次习近平出访的3个国家,不论国内政治如何变化,都一直与中国关系较密切。
在安全层面,中国以经济合作为先导的介入,有望帮助中东国家尽快筑起新的反恐安全屏障。当前,国际上两大联盟在打击“伊斯兰国”问题上仍各行其道,以共同利益为抓手的“第三种力量”相对弱小。这期间,中国一直积极协调各方立场、支持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其行动得到了众多国家认可。下一步,中国有望获得更大施展空间。同时,如果中国方案能推动中东国家分享更多的和平发展红利,可能会让一些国家介入地区纷争时更加谨慎。对恐怖极端势力的打击,也不仅需要军事上的攻城略地,也需经济上的填补真空。
就此看,中国外交深耕中东“朋友圈”,是情与势之必然。眼下,中国“一带一路”计划,在战略上广受中东国家欢迎,在战术上还有很多实践中的挑战,要消除中东国家对中国主张的疑虑,也要顶住其他域外国家的竞争。伊朗核协议达成、伊朗被解除制裁以来,各域外大国都在开始筹划在经济上“重返中东”。相较之下,中国方案价值愈显,因为其核心不是权力游戏,而是想让共同利益压制单边利益,让互利共赢取代彼此攻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