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稳健前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践行、捍卫与创新

12.09.2019  14:06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不平凡的伟大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向着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稳健前行。为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带来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巨大优势,中央网信办与求是杂志社联合组织策划“中国稳健前行”系列理论文章,邀请思想理论界专家学者进行深入阐述,今日在求是网推出第22篇,敬请关注。

  内容摘要: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成功地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肩负起科学社会主义伟大践行者捍卫者创新者的神圣使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和政治理论前提;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一条前无古人的正确之路;面对苏东剧变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理论创新和制度优势,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让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新中国的70年,是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历史进程。面对这无与伦比的沧桑巨变,全世界都在惊叹中思考:为什么世界上人口最多、一穷二白的旧中国能迅速崛起、大踏步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唯物史观看来,这个伟大变局是诸多复杂因素的合力铸就的。而在这些复杂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换言之,是中国共产党为了救亡图存,带领中华民族成功地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肩负起科学社会主义伟大践行者捍卫者创新者的神圣使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和政治理论前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使中国这个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一大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例如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同志始终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并指出:“应当承认,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不然它为什么能存在?为什么能发展?同时,每个民族也都有它的短处。有人以为社会主义就了不起,一点缺点也没有了。哪有这个事?应当承认,总是有优点和缺点这两点。”“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用人少,效率高,会做生意,这些都应当有原则地好好学过来,以利于改进我们的工作。

  二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一条前无古人的正确之路。

  改革开放之初,面对当时相对落后的生产力和生活状况,人们不得不思考: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针对这些时代之问,邓小平同志给予了科学阐释。1987年党的十三大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作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正式提出。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之必需,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夯实社会主义物质基础之必需,是提高综合国力之必需,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之必需,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其中,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只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才能确保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方向不迷航。坚持改革开放,即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不适应于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旧体制机制实行变革,促进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始终充满活力,有利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对外开放既顺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也有利于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有利于引进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资本,因此,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事实证明,改革开放使科学社会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了对人类文明积极成果的吸取,同时使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

  三是面对苏东剧变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带来希望。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东剧变,使社会主义运动跌入前所未有的低谷。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发表了著作《1999不战而胜》,美国前总统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发表了著作《大失败》,都在预言社会主义将在全世界彻底失败。美籍日裔学者弗兰西斯·福山发表了《历史的终结》,认为社会主义“集权国家”都将失败,西方国家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也许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这本著作成了苏东剧变后西方从理论上唱衰社会主义的代表作。一时间,“中国这面红旗到底还能打多久?”成了人们普遍的疑问。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命运伴随“中国崩溃论”的鼓噪,不时引起党内外、国内外同志和朋友的忧虑。然而,中国共产党不畏浮云遮望眼,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始终坚定不移,在科学社会主义探索的道路上不断迈出大步,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出低谷而凸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但没倒,反而越举越高,光彩越来越夺目。还是那位1992年发表的《历史的终结》的弗兰西斯·福山,20年后的2012年,他又在美国《外交事务》上发表了《历史的未来》,一改唱衰社会主义的基调,甚至成了“中国模式”的推崇者,他写道:“中国继承了两千多年的高效行政系统,历史悠久,令国人自豪。中国领导人进行了一次异常复杂的社会转型,从苏联式的中央集权计划经济转为充满活力的开放经济,并且体现了惊人的政治能力——坦率地说,比最近美国领导人处理宏观经济的能力要高得多。许多人现在倾慕中国体制,不只是因为其经济成就,还因为该国能够及时做出宏大而复杂的决策,这与近些年美国和欧洲令人气恼的决策无能现象形成鲜明对照。”显然福山20年前后对中国体制的褒贬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它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曾经唱衰社会主义的福山也不得不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四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理论创新和制度优势,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从国际政治格局来看,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合作组织,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许多重大的国际问题上,中国的话语权越来越有分量。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特朗普的“印太战略”及其气势汹汹的“贸易战”威胁,其实都是美国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越来越心虚、越来越不自信的表现。世界依然处在多极化的进程中,但中国在“多极化”中所处的地位、所发挥的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已经今非昔比,变得日益举足轻重,在风云变幻、波谲诡异的国际政治格局中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

  从国际经济发展趋势来看,中国已经成了世界经济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引擎。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合作共赢的全新方案,赢得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赞同。与此同时,以往作为“世界领袖”的美国却打起了“贸易保护主义”的小旗,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阻碍者。世界仍然处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但中国已经从全球化的“后来者”一跃而成为“领跑者”,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竞争优势。

  从国内发展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立足中国国情,坚定不移、百折不挠地沿着科学社会主义方向大胆探索、奋勇前进,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一是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我国经济一直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总和达到30%,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二是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开始有效实施。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不断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培育和践行,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不断完善,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中国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成为全社会的精神引领。四是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明显。党的十八大以后,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共同富裕,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五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生态环境治理明显改善,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极大地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态理论。六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使社会主义原则更好符合实际,更加富有生命力,全面深化改革使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空前迸发出来。七是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全党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增强,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更加严明,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打虎”“拍蝇”“猎狐”极大地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

  五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极大地丰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习近平同志的领导核心地位日益深入党心军心民心。

  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最主要因为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人民谋大同,不断创造和丰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敏锐地注意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所积累起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环境污染、党内腐败、社会治安和精神文明等问题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相背离的。化解这个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必须解决那些问题,必须回答新时代的时代主题。这个新时代主题要求,已经不是一般地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已经转化为“我们究竟应该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提出了“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全面系统地回答了新时代的时代主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伟大成就,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伟大变革。这些伟大成就和伟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全世界越举越高,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越来越自信,给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者越来越大的鼓舞,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伴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迎来了自己的伟大复兴。

  历史一再表明,确立和维护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核心,历来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个基本原则和策略。马克思说过:“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毛泽东同志历来强调集中统一领导,他指出:“要建立领导核心,反对‘一国三公’。”邓小平同志说得更明确:“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非常艰巨的历史使命,都需要全民族统一思想、凝心聚力,都需要拥有一心为民、才能杰出、勇于担当、英明远见、求真务实、威望崇高的领袖;尤其是像我们这样一个领导近14亿人口和9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必须拥有这样的领导核心。没有这样的领导核心,党中央的权威就很难竖立起来,全党的团结统一就很难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凝心聚力就无从谈起,就会导致政令不畅通,步调不一致,各行其是、各自为政,就会冒出很多政治“山头”、政治“码头”、政治“圈子”,极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两面派、两面人就会大行其道,甚至重蹈“一盘散沙”,那就什么事情都干不成。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确立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写入党章,这是历史和人民的共同选择、全党全军的共同选择。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无愧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践行者捍卫者创新者,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放射出巨大的魅力,让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作者张国祚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

编辑:黄坤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