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战“疫”录:一季度农业平稳发展
中新社北京4月19日电 (记者 陈溯)一季度,中国农业保持了相对平稳的态势。中国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中国一季度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GDP下降6.8%,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均有所下降。不过,相对于第二产业(下降9.6%)和第三产业(下降5.2%),第一产业增加值下降3.2%,下降幅度较小,其中农业(种植业)增加值逆势增长3.5%,成为一季度经济报告中的一抹亮色。
“相比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小。”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农业生产主要是在田间分散作业,基本不存在复工问题,由于中国官方多次提出不能耽误春耕,针对疫情期间农业生产资料运输遇阻的问题,及时出台各项措施,很快就消除了疫情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对于一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下降的原因,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表示,主要由于畜牧业的拖累,受前期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一季度猪肉产量同比下降了29.1%。由于近期疫情影响,猪牛羊禽出栏受到一定影响,一季度畜牧业总产值下降了10.6%,而且一季度畜牧业在整个第一产业中占比约45%,所以拉低了第一产业增加值速度。
孔祥智表示,一季度除了畜牧业拖累的影响,2、3月份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的销售也受到疫情影响,不过随着运输的畅通和线上渠道的开辟,已逐步得到解决。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压舱石”,农业稳则天下稳,在专家看来,从整体上看,中国农业生产具稳定的基础。
一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中国的农业生产有信心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目前中国农业生产种植各项措施到位,通过加大补贴支持力度,使粮食种植面积有了一定保障,已牢牢抓住了春耕的时机,2020年粮食增产有望。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主要农区气候条件总体有利,春耕春播进展顺利,冬小麦整体长势好于上年和常年。3月底,全国冬小麦一、二类苗播种面积比重达到87.2%,比上年同期增加3.5个百分点。
孔祥智表示,中国以往积累的巨大粮食储备有效地保障了中国的粮食安全,确保“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此外,孔祥智表示,当前中国农民经营体系发育逐渐健全也是保持农业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已经形成了众多农民生产专业合作社、几十万个家庭农场,这些组织需要流转土地生产,对于小农户来说可能想不种地就不种地了,但对于家庭农场来说,这一季不生产将面临成本压力以及欠收的巨大损失,新型经营主体相对于小农户还有更强的获取农业生产资料、销售渠道和金融服务的能力,因此中国新型经营主体的发育对疫情期间农业生产的恢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对于拖累一季度农业的畜牧业,李国祥表示,非洲猪瘟疫情今年的影响明显小于去年,通过若干促进生猪生产的政策,当前生猪生产能力加快恢复,今年生猪产能将较2019年有较大恢复,“预计2020年生猪产能可达4500万吨至4800万吨。”
数据显示,一季度末,生猪存栏比上年四季度末增长3.5%,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增长9.8%,实现连续两个季度环比增长。
孔祥智表示,由于生猪生产恢复需要周期,预计畜牧业对农业的拖累还将持续几个月,但种植业将持续上涨,加上双季稻的广泛种植,今年粮食大幅增收是大概率事件,预计农业生产将在后续几个季度实现更加平稳快速的恢复发展。
李国祥表示,后续需要重点关注动物疫病、病虫害防控,时刻绷紧农业生产风险防控这根弦,并重点关注农民工资性收入下降的问题,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编辑:刘伟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