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卫测中心测控“神十一”返回任务现场目击

19.11.2016  13:32

  2016年11月18日,注定是一个载入航天史册的日子。历经33天的太空之旅,景海鹏、陈冬两名航天员在这一天由浩瀚的太空投入祖国母亲的怀抱。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指挥大厅内,身着蓝色工作服的技术人员早已全体就位,认真做好数据分析、方案完善、设备监视、通信连通等各项工作,为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返回做最后的测控准备。

  正前方的大屏幕上,飞船运行三维显示、主着陆场区实况图像、制动调姿曲线等信息清晰展现,神舟十一号飞船已顺利进入最后一圈的太空飞行。

  “一次调姿开始!”13时10分,该中心总调度赵瑞强的口令声,开启了返回舱的归乡之旅。

  该中心技术部副总师杨永安介绍说,飞船要想顺利回家,首先要经过两次调姿,分离轨道舱。在此过程中,中心要通过所属测站传回的实时监视数据,判断飞船调姿及其发动机点火情况,确保飞船准确建立正常返回制动姿态,为后续返回工作打下基础。

  “飞船轨返分离!

  “飞船第二次调姿!

  “飞船返回制动!

  ……

  13时12分,大屏幕上的数据曲线随着飞船的运行不断推进,各项参数显示,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已顺利进入返回轨道。轨道控制专家李恒年带领的控制团队,正在根据飞船的实时飞行状态进行返回落点预报的计算处理。

  “推返分离!”13时34分,飞船返回舱开始进入稠密大气层。

  “黄河发现飞船!”“黄河双向捕获!”调度报告声此起彼伏,中心及所属测站正在密切监测飞船返回舱的技术状态。

  13时38分,返回舱进入黑障,地面与返回舱通信暂时中断。

  “回收两号USB发现目标!”“回收两号光学发现目标!”13时44分,连续两个清晰的调度声打破了沉寂,在场人员长舒了一口气。

  13时46分,屏幕上空中打开的降落伞似白色火花耀眼绽放。

  “抛防热大底!

  “返回舱垂挂!

  经过紧张缜密的计算,该中心将返回前最终的落点预报数据发出,这关系到搜救人员能否及时准确发现目标。

  “华山落点预报发出!”落点预报迅速传到北京中心,引导着内蒙古草原上待命的搜救人员立即向目标方向全速前行。

  14时07分,当北京中心发出“返回舱已着陆”的声音时,每个人都紧盯大屏幕,期待着两位飞天英雄出舱凯旋……(齐小英)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