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喜悦溢心田

11.03.2015  13:59

2014年初秋,橘乡城固秋风送爽,正是水稻成熟收获的美好时节。笔者随同城固局土地开发复垦整理项目工作组前往南部山区,实地检查复核2010年轻重度水毁耕地复垦项目建设情况及工程量。驱车来到二里镇水毁耕地复垦项目区,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新农村建设的美丽画卷:一块块金灿灿的稻田星罗棋布,一条条修葺一新的灌排水渠整齐划一,一股股清新四溢的稻香迎面扑鼻,一张张挂满喜悦的笑脸预示着“又是一个丰收年!

看见身旁沉甸甸的稻穗,我不由的回忆起2010年这里曾经发生洪涝灾害的揪心场面。2010年7、8月份陕南地区出现了几十年不遇的强降雨,致使城固县南北山区和江河沿岸大范围的耕地被洪水无情的冲蚀和淹没,农田基础设施遭受到极度的毁损和破坏,农业生产面临着严峻的挫折和困难,灾区群众一度陷入了悲伤和绝望。在群众的努力下,仅过去了四年时间,灾区的面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贴心服务赢民赞

杜元村村主任李春明看到项目检查组,老远就向大家招手示意,他快步迎上前来,紧紧握住检查组组长、副局长周辉的手,万分感激地说:“国土局的干部真是群众的贴心人呀!村里人现在都记得你们的好。当年,洪灾过后,为如实反映灾毁耕地实情,及早争取到上级部门的资金援助和项目扶持,国土局的干部放弃节假日,第一时间深入受灾现场,对毁损耕地的时间、地点、程度、类型、面积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对照图斑,逐地块上图标注,拍摄影像资料并登记填报。此外,还配合县上农业、民政等部门积极组织引导农民群众开展生产自救,把灾害影响降到最低。你们设身处地处处为百姓利益着想,项目前期,认真征询和听取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对水毁耕地治理项目规划编制的实施意见和建议。施工过程中,主动协调项目单位,尽可能地安排使用村里的富余劳力参与工程建设,不仅增加了群众额外的劳务收入,还调动了大家参与和监督工程实施的积极性,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听完李主任深情的回顾和讲述后,大家脸上无不绽放出会意的笑容。周局长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为群众办好事,群众自然就把我们当作贴心人。

灾毁耕地展新颜

观音村的大部分耕地位于南沙河水库上游地段的马家河两侧,地势低洼,抵御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这里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了四年前那场洪涝灾害的重灾区。村支书李顺福见到我们喜上眉梢,一边带着我们逐段查看工程建设情况,一边发出啧啧赞叹。“今年7月下旬汉中出现了持续少有的伏旱天,农田灌溉用水告急,我村900多亩水稻之所以能够顺利灌上苞苔水,多亏了水毁耕地复垦项目提供的有力保障,不然水稻产量肯定会打折扣,国土局的干部可为我们山区群众办了件实打实的惠民事。”据李支书介绍,他们村的耕地十分紧缺,受地理因素影响,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耕地常年被积水浸泡,年复一年便形成了老百姓常说的“冬水田”。群众投一点劳,育育秧苗,或多或少能收点粮食。由于村组力量薄弱,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却一筹莫展。水毁耕地复垦项目的实施,有力地根治了这一历史问题,彻底消除了干群心头的那份焦虑。通过工程措施,在灾毁耕地上筑了路,清了淤,修了渠,平了地,昔日“靠天收”的土地如今变成了旱涝保收的“高产田”,灾毁耕地被披上了一件崭新的“外衣”。

增收致富晒账单

刘大叔,今年收成怎么样?”路过兴隆村刘大叔家的院场时,看见院子里一大堆金黄发亮的谷粒,二里国土所所长李成林关切地问。刘大叔连忙拉着李所长的手,招呼大家坐下来喝水歇脚,他兴奋地说:“今年稻谷大丰收,水毁耕地复垦项目让种粮农民尝到了甜头,这下我们增收致富可有了盼头。以前,通过看电视,听广播和亲朋讲有关土地种植方面的致富经,可是一想到被洪水冲垮的堰台,水流不畅的灌排渠,一下子就打消掉心头的那股闯劲。现在,我们有复垦项目这颗‘定心丸’,什么来钱,种什么。这两年,种植元胡很走俏,去年冬天,在村干部的引导和带动下,我试种了一亩来地的元胡,果真还见了效。由于衬砌了渠道,旱能灌,涝能排,元胡生长没有受症,除去预留的种子,共收获了鲜元胡1100多斤。今年又喜逢元胡收购的火爆市场,最高时每斤超过了10元,仅此一项就让我增收了一万元。今年的水稻与往年比,更是颗粒饱满,蓖谷子少,按目前1.3元每斤的市场收购价,亩均550公斤产量估算,四亩田的水稻至少能卖上五千多块,平日里再去打点零工,一年到头准能攒个三两万。”听着刘大叔滔滔不绝地分析对比水毁耕地复垦项目带来的显著变化,大家对他晒出的幸福账单都感到无比欣慰。(作者单位:城固县国土资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