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梨园地区自来水接通 老扁担要"下岗"了
西部网讯(通讯员 曹国强)铺水管、安阀门、装龙头,施工队一番紧张的忙碌之后,11月22日,临潼区穆寨街办业池村西湾组村民刘世峰家的水瓮里第一次流进了干净的自来水。
在西湾组,刘世峰家所在的山坡有一个特别诗意的名字——梨园。但和地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里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遍地梨花。受自然条件限制,梨园常年缺水,不仅农业生产要靠天吃饭,就连最基本的人畜饮水也要看老天爷的脸色。
恶略的自然环境为当地群众的“创造力”发挥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在这里,7户群众家家都有一个自建的蓄水池。下雨天,屋顶、院落的雨水通过预设的通道流进池子积攒下来,这便是大家平日洗衣、洗脸和牲畜饮水的主要来源。而做饭和饮用所需,则主要靠村东头400米开外的一个泉眼来供给。因此,在梨园,扁担是家家户户生活中必备的“道具”之一。刘世峰家的老扁担已经磨得油滑光亮:“我爸手里就用这个(挑水),不知道多少年了。”
在笔者的要求下,刘世峰答应带我们一睹泉眼的“风采”。出门一路向东,爬上一座山坡,绕过一座小丘,再穿过一片麦田,这个几代梨园人生活中赖以为继的泉眼便呈现眼前。说是泉眼,倒不如说是一个水坑更为贴切:一米见方的水面上,零零散散漂浮着几片新落的黄叶,虽然水质还算清澈,但储水量总共不足一个立方。刘世峰面露难色,尴尬地解释说:“虽然看起来不咋地,但绝对没有化学污染”。
彻底改变梨园人生活取水方式的是一次会议。在2014年春节后的首次班子会上,移民搬迁、百村安居、中心社区建设等十多项工作正式纳入了穆寨街办的议事日程。作为重点民生工程,农村人畜饮水项目被当作重中之重摆在了街办所有工作的首要位置。
从年初起,穆寨街办最后一批三个村的农村人畜饮水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截止11月22日,随着业池村西湾组梨园地区自来水的接通,穆寨街办正式实现了自来水辖区范围全覆盖,14个行政村79个村民小组的11000多名群众从此告别了雨水洗漱、挑水做饭的生活,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听着水龙头里传出的哗哗水声,刘世峰的欣喜写满了布满皱纹的脸。这个49岁的男人像个孩子一样开心,比划着手里的老扁担,冲着笔者兴奋地喊:“这个,该下岗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