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五位一体精准扶贫新模式 实施176项目
初冬时节的丹凤,处处弥漫着成熟和丰收的气息。从蟒岭、流岭山区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到丹江河畔、312国道一线的现代化产业园区,从美丽乡村的农家院落,到楼群林立、人群簇拥的新型城镇社区,一种将陕南移民搬迁、产业园区建设、小城镇建设、消费市场培育与精准扶贫相融合的“五位一体”发展模式,正在悄然改变着老区人民的生活。
“五位一体”精准扶贫模式,即把陕南移民搬迁、产业园区建设、小城镇建设、消费市场培育与精准扶贫同步推进,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不返贫。这一模式的推行,形成了农村与城镇之间劳动力转移的“良性循环圈”:一方面通过移民搬迁为产业园区提供劳动力资源,让产业园区为移民提供就业岗位,解决了进城农民的增收问题,从而实现精准扶贫;另一方面小城镇建设为搬迁户和产业发展提供扩展平台,使贫困户更多的投入二、三产业发展中。
如今在丹凤县,人们不再停留在昔日给扶贫点修路、拉水、救助钱物的方式上,城镇化给精准移民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商镇城乡统筹示范区,通过园区带动一下子解决了1500户5100多移民的经济收入问题,40户群众办起经营门店,实现了由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该县沿丹江河谷和沪陕高速一线的龙驹、商镇、棣花、竹林关等“四大区域”是“五位一体”精准扶贫模式实践的主战场,采取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文化旅游景区、新型社区“四区同建”,直接把贫困户带到了城镇化的大路口。华茂牧业、民乐蔬菜、山凹凹生态养殖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恒大产业、尧柏水泥、东河工业园等工业园区及棣花文化旅游示范园,为贫困人群创造就业岗位超过1万个。
丹凤县还突出以产业培育为核心,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规划了建材业、肉鸡养殖业、文化旅游产业、包装物流业、现代服务业和土特产品加工业等“六大板块”产业。在城镇扶持发展产业园区和龙头企业,在乡村建立农业产业化基地,形成“园区+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农户”的产业链,引导贫困户在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中尝到“钱头”。
该县在精准扶贫中还积极做好“四则运算”,做好“加法”,利用农产品、惠农补贴、劳务等多种渠道增加收入;做好“减法”,加强打工维权,千方百计减少损失;做好“乘法”,重点支持能人创业,发挥市民化产生的倍数效应和带动作用;做好“除法”,突出重点人群,实打实计算每一户的收入,不简单以“人均收入”来衡量扶贫效益,认真破解“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外出务工+园区就业+城镇就业+市场创业+移民搬迁”的方程式。
丹凤县包括县级领导在内,从112个县直单位和16个镇抽调1511名干部,采取联镇驻村入户结对“攀亲”的方式,给困难群众提供项目、资金、技术、信息、政策等全方位服务,承担“捆绑式”连带考核责任。县上还确定武关镇楼子村、铁峪铺镇花魁村等20个精准扶贫示范村,对每个示范村建设投入400万元,确保贫困村脱胎换骨。
目前,该县各级包扶部门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938万元,启动实施“双包双促”精准扶贫项目达176个。(记者 李岚 通讯员 周文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