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每位老百姓配上家庭医生
8月26日,周三,省卫计委副主任黄立勋又开始了忙碌的一天。早上8时30分,记者如约来到他的办公室时,他已提前在等候。提起 陕西 的分级诊疗工作,这位副主任熟悉得不需要作任何的思考,胸有成竹,如数家珍。
黄立勋说,今年6月1日,我省下发《陕西省建立分级诊疗指导意见》,综合运用医疗、医保、医药等手段,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的就医格局。7月,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启动分级诊疗工作。目前,陕西分级诊疗已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在全省范围内,在大中城市分级诊疗的布局已经完成。除了 西安 市外,宝鸡、延安等大中城市也开始行动起来了。占全省大头的西安市20所大医院成立了分级诊疗医联体模式,覆盖到了所有区域。作为首先试点的交大一附院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模式,为全省分级诊疗工作起到了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
2016年底全省分级诊疗制度体系全面形成
“在7月启动之前,我省的分级诊疗工作从去年就开始了,并提前进行了试点探索。从全国范围看,陕西是在全国医改实施分级诊疗比较早的省份,目前正在平稳运行,且实施效果初步显现。”黄立勋说,主要体现在方便患者就医的政策深入人心,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各级卫生医疗机构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再加上省委、省政府的坚定决心,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把它抓紧做好。按照陕西省的推进时间表,2015年底,县级以下的医疗机构分级诊疗基本完成,医疗条件好一些的将80-90%的病人留在县域内,稍差一点的70-80%病人留在区域内。在医保政策的配套下,引导百姓合理就医,把病人尽量留在基层。到2016年底,全省分级诊疗制度体系全面形成。
三大成果初显医改之路将会越走越好
“实施分级诊疗不是作秀也不是搞花架子,而是扎扎实实地在全省做起来,形成一个通畅转诊程序,最大便利的让利给患者,让他们看病不再难不再贵。”黄立勋由衷地说,分级诊疗制度以大医院为龙头,二、三级医院共同组成医联体,形成大医院承担重大疾病的治疗,二三级医院承担常见病和相对复杂疾病的治疗,社区医院承担居民健康教育、慢病康复及计划生育指导等。把医院按职能清晰划分定位,解决合理性资源医疗资源的配置。有什么病就到合适的医院,为患者“量身定做”,找到最适合的医生。
通过几个月的运行,目前,我省实施分级诊疗的成效正开始显现出来。它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大医院的门诊人数下降了,住院病人也减少了,并且下转的病人开始增多;二是大医院的医生下沉下去了,带动和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高了自身能力;三是基层医院的门诊量上升。”黄立勋说,“这些效果的取得有力地证明了分级诊疗的路将会越走越好,这对保护老百姓的健康是有益的,对节约老百姓的支出是有益的。”
不断解决新“困难”充分尊重患者就医需求
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需要不断地去解决。为此,下半年开始,我省在进一步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工作的同时,逐步加快培养更多合格的全科医生,培养分级诊疗的管理人才,提高基层全科医生的待遇,用机制来保障基层留得住人才。实施分级诊疗的宗旨是政府惠及民生,解决群众的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其核心是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合理利用配置医疗资源,引导群众小病在基层、大病进医院、康复回基层,既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卫生医疗资源,又保证了人民群众的健康。
在采访过程中,黄立勋特别强调说,我省现有的医疗机构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患者的就医需求,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是引导老百姓看病,它首先是建立在充分尊重患者就医需求的愿望下,为患者提供最适合的个性化医疗服务,并不存在任何强制性的因素在里面。政府不断加大惠及民生的医改力度,未来将为百姓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医疗环境?黄立勋信心满满地回答道,“我们实现的最高目标就是为每一个老百姓配备上家庭医生,在未出生前就开始享受到良好的健康医疗指导服务,出生后跟踪服务,有医疗需求时得到及时科学地救治,并持续地伴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