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举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报告会

30.10.2015  00:19
  

9月18日,由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任保平担任首席专家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常态下地方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监测预警系统和政策支撑体系构建研究》开题报告会在西北大学举行。西北大学副校长高岭、陕西省社科规划办主任何军、西北大学社科处处长刘丰出席了开题报告会。

开题报告会邀请了陕西省社科院院长任宗哲、西安财经学院院长胡健、西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白永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杜跃平、陕西师范大学郭剑雄等专家学者担任专家组成员,报告会由白永秀担任主持人。

在开题报告会上,首先由课题首席专家任保平从选题背景与意义、课题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子课题框架、研究重点难点、预期成果目标等方面作了详细汇报。子课题负责人茹少峰、高煜、钞小静、王莉和师博分别对各个子课题的研究计划进行了介绍。在认真听取开题汇报之后,专家组成员对该项目进行了认真的评议,对研究内容和研究设计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宝贵意见。

西安财经学院院长胡健针对课题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提出了建议,认为课题组应在“地方”的基础上,纳入跨界经济增长效率的评价,跨界的类型主要包括:资源禀赋型、交通型、产业转移型。同时,在方法层面,需要明晰课题中提到的“大数据”的界定和应用,并进一步思考在大数据背景下这种非传统、非线性、非逻辑推演的评价体系如何实现。

陕西省社科院院长任宗哲从课题研究中的研究范围和指标设计提出了建议,认为课题中提到的“地方”涉及到经济区与行政区的交织以及城乡二元问题,因此,应对其进行分类,从不同层次上考虑“地方经济”的划分。同时,构建预警系统时为防止单一指数的片面性,应注意多种方法的交互运用、相互补充。在具体的指标设计中需要考虑经济增长效益中包含的积累、技术扩散、知识溢出、人力资本溢出等如何提炼成具体指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杜跃平就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方法提出了建议,指出课题组需要密切关注“新常态”的界定及时效。在方法层面,应注意保持方法的一贯性,防止不同方法之间发生冲突,注意学科间的交流。同时,在政策效率的评估方法上应有前瞻性的推动,且需要关注心理预期方面,尤其需注重决策者的心理分析。

陕西师范大学郭剑雄从课题研究中的指标选取与设计提出了建议,提出课题在具体构建指标过程主要选取范围应在实证层面,其中包括传统的资源环境、技术进步、结构性以及制度性等指标。同时,最终的预警及评价需要建立相关的参照系,定义量化的最优标准。

西北大学学术委员会白永秀从课题研究与人才培养、服务决策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建议,提出课题的跨学科性要求研究团队、研究方法以及人才培养方式都应进行相应转型以适应课题的深入研究。应注意课题研究的提升,从短期来看,要与具体产业相结合,提出微观层面的具体建议,以对经济决策起到实质性的正面影响。同时,在课题研究中要注意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重在研究的深入程度、影响范围以及后续人才的培养。

课题组成员认真聆听了专家组的评议,并与专家们进行了热烈讨论和交流。首席专家任保平代表课题组向各位专家的辛勤劳动和莅临指导表示感谢,表示将充分吸收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继续完善课题的研究思路和设计,确保高质量地完成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任务,将经济增长质量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