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井男童乐乐尚未脱离危险期 每天上万元治疗费难倒一家人
乐乐父母在重症监护室外翻看孩子出事前的照片
昨日上午,记者在收治乐乐的儿童医院了解到,孩子目前还未脱离危险期,紧张的救治工作还在进行中。
西安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病房的楼道里,记者见到了乐乐的父母。他们眼中饱含血丝,眼眶周围有明显的黑眼圈。能够想到原本活蹦乱跳的孩子,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孩子被推进病房,且仍未脱离危险期,这对孩子父母的打击有多大。
1乐乐的坚强让父母欣慰
乐乐的妈妈说:“孩子受伤后意识一直都比较清晰,每次听到他找妈妈的声音,我心里就很难受。孩子受伤跟我没有看管好也有关系。”她回忆说:“孩子被消防人员救出后,我先上了120救护车,随后孩子才上车,孩子被推上车后,当我听到孩子不停地在叫‘爷爷不见了、妈妈不见了’,可能是20个小时孩子一个人在黑暗的井里独自承受了太多,他太坚强了,这是我没想到的。”乐乐妈妈说,她当时只能拽着孩子的手安慰他,并告诉他爷爷和爸爸妈妈都在,让他一定要坚持。
2父母50多小时守在重症监护室外
乐乐从航天医院转院至西安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后,父母50多个小时都没能见到孩子,但能守在重症监护室外面,无疑就是守住了希望。乐乐妈妈说:“虽然不能见到孩子,但知道娃在里面会得到更好的救治,无疑是对我最大的鼓励。”乐乐29岁的母亲告诉记者,家里的亲戚朋友在得知孩子出事后都很关心,她也会好好的休息,给受伤孩子做坚强的后盾。
3看着旧照片祈祷孩子病情好转
每周的周一、周四两天可以有机会进入重症监护室,从监控探头与孩子交流。乐乐母亲说,她希望接下来的时间能过得快一些,72小时的危险期无疑对他们来说是最难熬的、最紧张的阶段。在重症监护室外,乐乐母亲一直隐忍着哭腔,时不时停顿的话语中,记者依旧能感受到她对孩子病情的担心和紧张。而孩子父亲则默默不语,倚靠在一边的角落里,不停地翻看手机相册里保存的孩子玩耍时的照片。“一定能挺过去,孩子很坚强。”
昨日中午,一位护士推开重症监护室的门,告诉乐乐母亲孩子目前生化指标虽未达到正常值,但都比较平稳,并没有明显变化。乐乐母亲说:“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让我更加有勇气坚持着等待。”
4乐乐与爷爷的感情特别深
乐乐母亲说,他们一家是商洛洛南县人。去年六七月份刚刚从老家来到西安,在富力城小区租住了一套房,她和丈夫每天忙于工作,照顾乐乐的事情就交给了乐乐的爷爷,乐乐对爷爷也比较依赖。
“白天,乐乐就是他爷爷的跟屁虫,两人形影不离,晚上我和他爸下班才能见到他,乐乐和爷爷的感情特别深。”乐乐母亲说,公公年龄大了,也一个人生活,照料孩子的事情都压在了他一个人身上,孩子出事后,他爷爷心里很不好受。“我没有埋怨,更不会责怪,这是个意外。”乐乐母亲说,她反而很担心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的公公,但又没办法去说更多。目前,她一心盼望孩子能恢复健康。
5每天上万元治疗费让家人承担不起
坚强的乐乐被消防人员和好心人从井下救出后,生命岌岌可危。在贫寒的家境面前,乐乐的治疗费让这个家庭显得力不从心。“航天医院的抢救费花了2000元,转院后,乐乐在西安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的费用一天就是上万元。”乐乐母亲说,两天下来已经花了3万元,她下午又续交了2万元治疗费,现在身上也仅剩下3000元了,孩子父亲已经开始向亲戚朋友处借钱。
他们在商洛老家办扶贫贷款,在西安开了一家洗鞋店,洗鞋店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四口人的生活。突如其来的意外,无疑对这一家是个沉重的打击。她说:“去年六七月份,在老家扶贫贷款贷了5万元,开了家洗鞋店,不久前刚刚把贷款还上,现在孩子却出了意外。”
店里的生意不是很好,乐乐爸除了白天在店里工作,晚上还在租住的小区兼职做保安,他们小夫妻本来就没有积蓄,她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一个月前刚刚在小区附近一家房屋中介公司找到一份工作,店里的收入加上她的工资,也仅够四口人维持正常开销。
“他每天在店里工作,抽空才能休息,每次看到他疲劳的样子,就很心疼。”乐乐母亲终于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医院在紧张抢救孩子生命方面已经很尽力了,不想拖欠治疗费。她咬紧嘴唇说:“我会竭尽所能去支付治疗费。”
6出事后不知道该找谁
乐乐坠落的那口井已经被填埋,而出事的地点位于一处正在拆迁的村落,这个地方是一个开放的大环境,孩子发生意外后的责任是不是都应由乐乐的家庭所承担?乐乐母亲说,她没给孩子买过保险,而且保险费用也挺高的,没有闲钱去给孩子买保险,孩子现在出了意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更不知道这样的意外应该找哪个部门反映。
“等孩子病情得到控制,有所好转后,再去咨询。”乐乐母亲说,她觉得这个意外自己也有一定的责任,但还是希望有关部门能伸出援手,帮帮他们一家渡过难关。
乐乐一家现在面临的困境跟孩子困在井下那20个小时同样艰难!入院治疗已经两天,每天的花费在一万元以上。这个来自洛南农村的普通家庭已负债累累。紧张的井下救援过去了,但我们现在还可以继续施以援手帮助他们。乐乐父亲电话:15619332627。 文/图 记者 葛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