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家池:中国郊野园林第一家

25.10.2018  14:12

  习家池秋色  全媒体记者王虎摄

  全媒体记者向一帆

  “清曙萧森载酒来,凉风相引绕亭台。数声翡翠背人去,一番芙蓉含日开。”习家池,位于襄阳城南约五公里的凤凰山(又名白马山)南麓,建于东汉建武年间(公元25—56年),是本地区最早的私家园林。东汉初年,襄阳侯习郁在宅前筑堤修池,引入白马泉的水,依范蠡养鱼法作大陂。池中垒起钓鱼台,列植松竹,后人称之为“习家池”。

  东晋时习郁后裔习凿齿在此临池读书,登亭著史,留下《汉晋春秋》这一千古名作,成为名播后世的史学家,而使习家池声名远扬。公元365年,习凿齿邀请高僧释道安到襄阳弘法,释道安师徒一行400余人被安置在习氏宅第附近的白马寺。释道安在襄阳讲经弘法15年,创立了新的佛教学派“本无宗”,使襄阳成为当时全国的佛教文化中心。

  至唐代,习家池所遗园林逐步变为游览胜地,被称作“高阳池”,池边旧有凤泉馆、芙蓉台、习郁墓,群山环抱,苍松古柏,一水涓涓,亭台掩映,花香鸟语,风景清幽,常有骚人墨客来此咏诗作赋。在习家池的池塘边,孟浩然埋头苦读,了解诗中的奥妙,后来他留下的诗中有十余首是赞美习家池的。皮日休也有一首著名的《习池晨起》,赞美了习家池的妙处:“清曙萧森载酒来,凉风相引绕亭台。数声翡翠背人去,一番芙蓉含日开。茭叶深深埋钓艇,鱼儿漾漾逐流怀。竹屏风下登山屐,十宿高阳忘却回。

  至宋代,欧阳修、米芾、曾巩等人也常到习家池“寻芳”。尤其是米芾,经常在池边挥毫泼墨。

  习家池被岘山环绕,内有古柏树郁郁葱葱,更有涓涓的流水和亭台相互掩映,整个院内曲径幽深。在习家池的最中间处有一座重檐二层六角亭叫做湖心亭,湖心亭重檐六角攒尖顶,斗拱高耸,檐角翠飞,通高6.5米,正面面阔4米,檐柱为四角方石柱,坚固厚实,古朴大方。挑檐和额枋上遍饰象征吉祥的天宫赐福、万事如意、蝙蝠双至、犀牛望月、凤凰展翅等图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在湖心亭四周还围着雕花石栏,石栏下的池中种有荷花,赏荷季可赏出水芙蓉、自在游鱼,深秋枯败的残荷也另有一番美感。虽现仅存六角亭、荷花池、溅珠池、半规池等景点,仍不失为览胜之地。

  现在这座“中国郊野园林第一家”的园林,已成为许多襄阳市民周末出游的首选,更期待着八方游客来此处“寻芳”。

编辑:黄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