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启山林:探寻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青春足印
1975年10月8日梁家河村民欢送习近平入学留念。 (资料照片)
2015年2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与梁家河乡亲们在一起。 (资料照片)
知青窑门口的沼气池。
1975年9月20日《延安通讯》刊发的通讯《取火记》。
40多年前,一位青年挽起裤管,光着脚,和乡亲们一起跳进刺骨的冰水中,不分日夜地苦干,硬是在人老几辈想都不敢想的出洪沟口打起了水坠坝,建成了至今仍是梁家河最好的一片水浇田;
40多年前,还是这位青年,出外学技术,自建烧灰场,带领乡亲们肩挑背扛十多里地运来沙子、水泥,使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在陕北这个偏远的小山村点火成功;
40多年前,依然是这位青年,决心为长年在渗水坑里挑水吃的乡亲们打一口井。他像泥人一般劳作在井架下,冰冷的泥水浸湿了棉衣,却浇不灭他与恶劣自然环境抗争的斗志。如今,这口井清冽的泉水仍然泽被着全村的百姓。
插队时期的习近平,就是以这样实干的姿态,行走在陕北这片黄土地上。
梁家河的艰苦岁月,铸就他矢志创业的精神和面对困难不服输的性格。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 艰苦岁月中,他带领群众向荒山要粮
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推动科学发展能力,切实改进作风,脚踏实地创造新的更大业绩。
陕北的黄土地,空旷寂寥,只有一曲嘹亮的唢呐声才能将他唤醒。
梁家河,这个藏于延安深山中的小村庄,留下了青年习近平的创业足印。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中的这段千古名句,就像是为插队时期的习近平准备的。
初到梁家河,一切艰苦和困难像一座座大山一样横亘在他的面前。
巨大的城乡反差、恶劣的生活环境、陌生而繁重的农业劳动,是下乡知青们最难过的关口。每天四五点钟,天还没亮,知青们就要起床上工。虽然粮食比农村社员要宽裕些,也只是玉米团子、高粱团子之类,甚至还有野菜团子、黑豆钱钱饭。因为长期吃不到新鲜蔬菜,喉咙中“燥得生烟”,以至于吃到酸菜就会心满意足。
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做饭烧火竟然是件极困难的事。因为“山上光秃秃的”,没有树,也没有灌木,知青们常常打不到柴。老乡们能冒险在山崖上找到耐烧的灌木,他们却只能在山上搂一些茅草。习近平他们6个知青一天背回的茅草,竟然烧不熟一顿饭。后来,队里批准他们用储存下来的玉米秆烧火,才解决了他们的烧柴难题。
习近平回忆起最初的那段经历,曾说:“我真诚地去和乡亲们打成一片,自觉地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他在回忆文章《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说道,几年中,他过了四大关:
一是跳蚤关。在城里,从未见过跳蚤,而梁家河的夏天,几乎是躺在跳蚤堆里睡觉,一咬一挠,浑身发肿。但两年后就习惯了,无论如何叮咬,照样睡得香甜;
二是饮食关。过去吃的都是精米细面,现在是粗粝的杂粮,可不久我便咽得下,吃得香了。直到今日,我对陕北乡村的饭菜还很有感情,就拿酸菜来说,多时不吃还真想它;
三是劳动关。刚开始干活时,我挣6个工分,没有妇女高。两年后,我就拿到壮劳力的10个工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
四是思想关。这是最重要的,我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乡亲们也逐渐把我看作他们中的一分子。
乡村社会是淳朴的,干活好坏是他们评价一个人最直接的标准。谁干活实在,不“耍奸儿”,谁就最靠得住,就会得到大家的尊重和信任。
村民刘金莲家的一孔窑洞是习近平、雷平生等6个北京知青在梁家河住的第一个地方。6个人晚上挤在一个炕上睡觉,白天跟刘金莲的丈夫、二队的生产队长张青远去打坝、修梯田。
“近平干活能受下罪,吃下苦,干活跟咱农村人一样,一点都不惜力。”刘金莲亲眼看到,习近平从村上往地里挑粪,一走就是几里山路,扁担把他的肩膀磨得一层层掉皮、出血。
打坝是农村劳动强度非常大的一项基建工作。在当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之前,习近平和乡亲们在村里一共打了4处大坝。
“一人一天要推200车。”乡亲们说,“8架子车才一方土。”当时农村没有大型机械,打坝要靠人力一层一层把土用夯石砸密实。那时候谈不上什么劳动保护措施,没有手套,习近平抓紧夯绳和乡亲们一起,一下一下用力打夯。一天下来,他的手上全是水泡,第二天再干,水泡磨破了,开始流血。
“他是真干呢!穿一件蓝色的旧棉袄,腰里系一根点炮时用过的导火索,没有一点书生架子。”乡亲们说。
打坝一般是在农闲的冬季,这时候打坝也最苦。炸土、铲土、拉土、夯土,干活很累很苦,渐渐地,习近平手上磨出了老茧。农历二三月,陕北的冰雪刚融化,寨子沟打水坠坝,习近平站在刺骨的冰水里,一干就是一天……
刀在石上磨,人在难中炼。
艰苦和磨难不但没有压垮习近平,相反,磨炼了他的意志,增强了他的自信心,同时使他深切了解到百姓的疾苦,并深深地扎根于人民。
两年后,习近平这个来自大城市的青年,硬是在梁家河这个穷山沟,把活儿从人后干到了人前,成了种地的“好把式”。
木军塬、梨树山、东坬、吴家山、王家河梁……梁家河的山山峁峁都留下他种地放羊的足迹;寨子沟、埋老渠、牛家峁、白家山、木瓜山……这里的一座座大坝,一块块坝地,都在讲述着习近平带领乡亲们为了多打粮食战天斗地的故事。
1973年初春,习近平被抽调到冯家坪公社赵家河大队搞社教。此时这个充满自信的青年,开始带领群众向黄土进军、向荒山要地,用双手改变乡村面貌。
这一年,他刚好20岁。
习近平曾说:人间万事出艰辛。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
他的这种体会,真实而清晰。
梁家河的一口井,诉说着这段记忆——
1974年初春,习近平刚在梁家河当大队党支书,就决心为村里打一口井。
当时打井没有什么先进的工具,只能用铁锹一下一下地挖,挖得深了,就在井口搭一座井架,安上滑轮,把井里挖出来的泥土吊上来。时常在井下劳动的就是习近平。滑轮吊土时,筐子边沿的土像雨一样洒在他的头上和身上,就像一个土人。
基建队的妇女和娃娃多,只有几个壮劳力,他们就轮流下去接替习近平。就这样连着打了20多天,井打了十几米深,终于出水了。
水打出来后,习近平决定在泉眼边打一个小坝,为村里再增加一点儿水浇田。
当时天很冷,冰和土冻在一起。为了防止天气转暖后消融的冰水渗穿大坝,他们先得用头把这些冰土混合物挖掉。当时基建队的社员站在边上,怕踩在冰水里冻脚,不往下走。习近平二话不说,率先跳到冰面上,用力一下下地挖。大伙儿看他“一个大地方的人”都这么能吃苦,也跟着跳下去,把残冰全部清理出去。
习近平带领大家打的这口井水量大、水质好,结束了梁家河人世代在渗水坑挑水吃的历史,同时使村里几百亩庄稼的灌溉问题也得以解决。
井边打的一小块坝地,当年种上了“长龙1号”谷子。因为有水浇灌,又撒上了化肥,老人们都说“从没见过谷子像韭菜这样长”。秋天收割时,这块坝地亩产三四百斤,竟是原来的3倍!
如今这口水井,仍然是梁家河的主要水源。
“吃水不忘挖井人。”梁家河的村民至今仍然向后辈讲述着艰难岁月中,带领他们不屈不挠与贫困抗争的领路人。
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梁家河时,从木军塬下山途中曾三次下车,深情眺望梁家河的山山峁峁、沟沟岔岔。
他指着山脚下的知青院说:“这里沟壑纵横,窑洞前面的山梁如刀削斧劈,直直地横在眼前。那可是采菊东篱下,‘愕’然见南山。正是这些悬崖陡壁,磨炼着我的意志。”
千百年来,从大禹治水到愚公移山,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埋头苦干的奋斗精神被一代代传承,中国人民披荆斩棘、实干兴邦的优秀品质创造着一个个辉煌。
然而,我们知道:
——创业的脚步不能就此停止;
——奋进的路上仍须砥砺前行。
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号召全党全国人民,“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撸起袖子加油干”,就是要在实践中锤炼品质,在实干中成就事业。
我们面前的任务还有很多,改革的道路还很艰难,人民对美好生活还有很多新期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现实存在。我们就是要拿出艰苦时期的创业精神,拿出为民负责的实干精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1975年,时任延川县通讯组组长的曹谷溪采访报道了习近平建沼气池的事迹,目睹了这个年轻人异常艰苦的工作场景。
曹谷溪忍不住说:“近平,你这太苦了!”
习近平笑了笑,平静地说:“我不吃苦,叫谁吃苦?”
听了这句话,曹谷溪马上联想到“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正是有了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担当,正是有了兼济天下的胸襟和胆略,才能让青春的斗志如此昂扬,才能在陕北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留下闪光的足印。
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我们只有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发扬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面对挑战时,他处变不惊知难而进
困难是一道坎,是一道分水岭。就像鲤鱼跳龙门,跳过去就是一片新天地,进入一种新境界。
习近平在梁家河走过的路,充满了困难与挑战。
甚至是一步一个关,一步一个坎。
习近平曾在回忆文章中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这个对人的作用很大。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
就是因为有了敢于挑战的勇气,身上有了一股“不信邪”的精神,习近平在梁家河才能从困难入手,迎着困难上,在解决困难的同时,也使梁家河的面貌有了极大的改变。
在赵家河搞完社教后,习近平回到梁家河,被大家推举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已经具有丰富打坝经验的他,打算在村上建一座更大的坝。
这是一项艰苦的挑战——
他要打的是一座水坠坝,而且就打在梁家河沟口。
打水坠坝,是当时比较先进的淤地造田技术:先在山谷筑起两道坝梁,然后用电泵引水上山,山上的泥土在水流的冲刷下流到山底淤积成坝田。
按照习近平的设想,这个坝打成后,梁家河沟口将形成大面积的良田,那时梁家河乡亲们就不再挨饿了。
习近平的这个计划,却让梁家河村民感到吃惊。要知道,梁家河沟口在雨季就是一个巨大的泄洪口。在这里打坝,不但危险,而且洪水一旦淹没了打好的坝,辛苦也白费了。平时打坝都是在比较小的拐沟,在沟口打坝,人老几辈想都没想过!于是村民们、尤其是老人们都不同意。
梁家河的返乡知青王宪平是第一个被习近平说动的人。他觉得习近平的计划非常细致和科学:沟口一侧给它拦住,淤地坝的另一侧给它加固好,把自然河道的一部分加深、清淤,形成一条大的泄洪沟。只要保证夏天水量最大的时候,泄洪坝能承受得住,那淤地坝就不成问题。于是,王宪平就去找更多的村民们说。
终于,老人们被说动了。他们说:“习近平这个娃娃确实可靠,他也是为村里好。你们娃娃有文化,懂得比我们多,咱就不好反对了。”
就这样,1974年初春,梁家河第一座水坠坝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了。习近平带领乡亲们起早贪黑,昼夜不停,加快施工。他认真抓工程质量,尤其是洪水冲击的关键部位,他都搞得扎扎实实,“固若金汤”。
他不仅一直在一线指挥,也一直在一线劳动,铲土、打夯、搬石头,和大家并肩战斗。
到了工程的最后关头,问题又来了,排洪沟采取什么样的规格建设才能承受洪水的冲击?
习近平跑到县上,找水利部门的技术人员来现场勘察,并根据当地水文资料,按照百年一遇的泄洪量进行精确的计算。按照这个方案,习近平他们制定了科学的施工标准,又对排洪沟两侧进行了加固。
这个淤地坝建好后,确实很坚固,夏季的洪水能够顺利地从泄洪沟排走。一到雨季,习近平就非常注意维修和防护堤坝,严格督促汛期的排洪管理,使这20多亩淤地坝成为梁家河稳定的高产田。
石春阳是习近平离开梁家河后接任的大队党支部书记。他说:“1974年4月,这块坝地里种下第一季庄稼,当年每亩就打下二三百斤粮食,而以前的亩产只有几十斤。”
当时的梁家河,具有和中国许多贫困农村一样的现实:恶劣的自然条件,有限的土地资源,原始的生产设备,落后的思想观念。
除了这些“拦路虎”,习近平每做一件事都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真可谓“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在浙江工作时,习近平曾说:“在困难面前,各级领导干部不应该消极畏难,无所作为,更不能怨天尤人,而应该坚定信心,千方百计克服困难。要视困难为考验,把挑战当机遇,变被动为主动。困难是一道坎,是一道分水岭。就像鲤鱼跳龙门,跳过去就是一片新天地,进入一种新境界。”
在梁家河发展沼气,是习近平向困难发起的又一项艰苦的挑战——
在习近平插队的岁月里,他目睹陕北群众不仅口粮严重不足,连煮饭的柴火也十分缺乏。牛拉粪了,赶快用手一掬,贴在土墙上,晒干了当柴烧。甚至当地还流传着“烧鞋煮面”的故事:一个农妇给客人做饭,面条煮到锅里,柴却不够烧,眼看着火要熄了,她当即脱下布鞋扔进炉膛,用力紧拉风箱,终于煮熟了锅里的面。
烧柴难,困扰着贫困的乡村,也牵动着习近平的心。
发展沼气,是他心中改变梁家河面貌的一个好办法,尽管这并不容易。
在四川认真学习40多天后,习近平准备在梁家河大干一场。
然而,困难也接踵而至。这些在1975年9月20日《延安通讯》头版头条刊发的曹谷溪《取火记——延川县人民大办沼气见闻》中都有清晰的记录:
在梁家河有人当着正忙乎着办沼气的习近平说:“好后生哩,别逞能,四川暖,延川冷,沼气在咱这儿办不成!”有人甚至断言:“沼气过不了秦岭”“要是沼气能点灯煮饭,除非母鸡叫鸣,公鸡下蛋!”
建池需要沙子,可是梁家河没有,习近平就带领几个青年到15里外的前马沟去挖;建池的水泥运不进沟,他又带头从15里外的公社背了回来;没石灰,他们又自己办起烧灰场……
在建设沼气池过程中,习近平既是指挥员又是技术员,遇到的困难都由他来解决。
但困难仍比想象得要多!
与同为试点的县农场、关庄、延水关相比,梁家河办沼气的难度更大。
难在哪儿?难在选址,难在运料,难在沼气输送。
梁家河人居住很分散,管线运输是一大难题;窑洞前的院落都是打窑洞时推土垫起来的,土质疏松,不适宜挖沼气池。最棘手的是,沼气池的池盖对石板的厚度和整体性要求很高,而这种石料梁家河没有。习近平一一破解这些难题。他把试点池定在土壤密度相对较高的知青窑院外,然后把村民分成两个组,一组负责修路,一组负责寻找采石场。
即使克服重重困难建好了沼气池,也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在这个过程中,最害怕、最困难的是装好了原料后发现漏气!在土质疏松的陕北,这是发展沼气最难过的一关,许多村就此放弃了。
习近平在梁家河一年多先后发展了34口沼气池,当然会时常碰到这个问题。他和大伙儿把装满8立方米甚至体积更大的沼气池的原料,其实也就是秸秆、粪便等用桶吊出来,然后钻进沾满粪便的沼气池里面,打着手电筒一点一点寻找裂缝。夏天,沼气池里面又憋又臭,习近平却要在里面工作好长时间……
鲁迅曾在文章中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青年时期的习近平,吃着常人吃不了的苦,干着最脏最累的活儿,只因他的心中装着最美好的事物,装着对人民满腔的热爱!
1974年7月,知青窑前的沼气池顺利点火,梁家河亮起了陕北高原上第一盏沼气灯,打破了“沼气不过秦岭”的谬论。
1975年8月22日,陕西省沼气推广利用现场会在延川县召开,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习近平作了“沼气要大办,政策要落实”的经验介绍。
“习近平克服重重困难带领村民修建沼气池,就这件事本身来说,或许只是他人生中的一次小小历练。但就这件事的后续效应来看,对当时整个陕西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一定不要轻视工作中的那些小事。做大事的人,都是从全心全意做好一件件小事中成长起来的,而人的情操也是从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中培养起来的。”曹谷溪说。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把攻克的难关,变成筑梦的石子。
——在披荆斩棘中,迈开前进的步伐。
无论是在梁家河,还是在河北正定,甚或是在福建、浙江、上海、北京,习近平都是这样一路走来。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永远保持清醒头脑,继续发扬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那么一种精神,继续保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那么一种警醒,敢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要突破,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全面从严治党还在路上。我们的新征程中,还会遇到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正是认识了这些困难,正是牵着问题这个“牛鼻子”,我们党才能准确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
《诗经》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各种困难矛盾决不可小视,我们必须做好思想和作风上的准备。
回头凝望初心,再看看我们来时的路,心中就会充满破难而进的信心。
前行道路上,从延安精神汲取力量
今天,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要把抓理想信念贯穿始终,提高辩证思维、系统思维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为党和人民事业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历史有着惊人的巧合。
在延安这块热土,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的13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彪炳史册,在这块土地上发生的波澜壮阔的变革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这块热土上诞生的延安精神,成为历史的火炬,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
即使这条路上充满荆棘和坎坷。
即使这条路上我们要付出百倍的艰辛。
2017年秋日的梁家河,沟沟岔岔里的枣树上挂满了红红绿绿的果子,木瓜山上草木葱茏,映照着山顶一方蓝莹莹的天。
昔日习近平带领乡亲们打的那个水坠坝,此时一派丰收的景象。黑豆、绿豆、玉米、高粱、土豆、红薯、萝卜、花生……俨然是一个农业博览园。
一座座干净的窑洞小院里,黄色的土坯墙下,走来了一队队穿着灰军装、头戴八路军帽的人,他们是延安干部培训学院的学员。走着、看着、听着、记着,他们一个个脸上神情庄重,却掩饰不住内心的激情澎湃……
窑洞,陕北的窑洞。
这里是魂牵梦绕的地方,这里是梦想起飞的地方,这里是把心留住的地方。
它以特有的朴实、宽厚,接纳了一支英雄的长征队伍。这里微弱的煤油灯前,曾经坐着头脑敏锐、最具有世界眼光的人;这里清贫粗犷,却孕育了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延安精神。
还是在这窑洞,还是在延安这块英雄的土地,年轻的习近平,怀着对人民满腔的热爱,怀着对理想和真理的不懈追求,用忘我奋斗的青春壮歌,践行了伟大的延安精神。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视察时指出,老一辈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习近平总书记对延安精神的认识绝不是抽象的,而是带着七年梁家河插队经历感受的。可以说,他的这段经历,是对延安精神最深刻的注解和最切实的践行。”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任晓伟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插队期间,服从组织安排、扎根农村基层,形成了致力于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理想信念;植根人民群众、努力服务群众,产生了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的为民情怀;矢志千磨万击、勇于吃苦耐劳,练就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始终敢于担当、坚持真抓实干,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务实作风。这些都是对延安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展现了延安精神的时代精华。”陕西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彦军说。
梁家河村所处的延安市延川县,曾是陕北革命根据地和陕甘宁边区中心县份之一。这里的武装斗争、土地改革、民主建设、互助生产运动红红火火、轰轰烈烈,曾极大地支持了根据地建设。
当时,延川县80%以上的妇女投入了大生产运动;交公粮时,村村户户不分昼夜驴驮人背;这里有纺织厂、供销社、金融机构,有工会、青救会、妇救会,人民较早看到了新社会的雏形。
红色的血脉在这里流淌,革命传统的基因在这里延续……
在梁家河插队时期的习近平,为了人民的幸福,无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情。即使他的家庭受到迫害,即使不能和亲人相见,即使生活艰苦难耐,他都从来没有产生怨言,从来没有停止向党靠近,从来没有动摇对党的信念。
延安时期,从毛泽东枣园的油灯到朱德在王家坪的三亩菜地;从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纺线捻纱,到陈云担粪积肥,首长和士兵、干部和群众,活干在一起,汗流在一起。大生产运动时期的南泥湾,就是在深山密林安家、向荒山野岭要粮的典范。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面对边区物资匮乏、群众负担加重作出的选择,体现了他们的责任和担当。
面对梁家河贫瘠的土地,面对群众吃不饱饭的难题,年轻的习近平作出了同样的选择!
他带领乡亲们打坝淤地、植树造林、修路造桥、推广沼气,以生命的炽烈抗争环境的恶劣,以艰苦卓绝的实干为乡亲们换得几多温饱。
他的汗挥洒在梁家河,不怕吃苦的精神也留在了这块黄土地上。
可歌可泣的青春岁月中,延安精神熠熠生辉。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完位于延安杨家岭党的七大会址时,曾动情地说:“这里我来过多次,插队时每次到延安都要来看看,每次都受到精神上的洗礼。”
伟大的延安精神,洗礼、熏陶和培育着青年习近平;而习近平又用自己的特殊方式传承着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
“习仲勋的儿子帮我拉车”的故事,在陕北许多人都知道。
在赵家河搞社教时,一天,习近平到冯家坪公社去开会,走到半路上,遇到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弓着腰很吃力地拉着架子车。同行的人说,他是冯家坪人,名叫冯俊德。
习近平走上前,对冯俊德说:“老大爷,您这么大年纪,还能拉得动车?”
冯俊德说:“能成!”
习近平说:“来,我帮你拉一段!”
冯俊德也确实累了,一看这个年轻小伙来帮他,就很高兴,说:“好啊,多谢你了。”
习近平把车接过来,拉起来就走。
冯俊德又问习近平:“后生,你是哪里的?我之前没见过你。”
习近平回答说:“我是北京来延川插队的知青,在赵家河搞路线教育,我们现在到公社去开个会。”
冯俊德说:“北京的娃,这架子车拉得倒好哩!”
习近平说:“经常干,就熟了。”
冯俊德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习近平回答:“我叫习近平。”
冯俊德说:“你姓习?这个姓可不多见。我老汉活了七十多年,就知道一个姓习的,就是我们陕北闹革命的习仲勋。”
习近平说:“老大爷,你知道习仲勋?”
冯俊德说:“那咋能不知道嘛!那时候刘志丹、习仲勋在我们陕北闹革命。刘志丹管军队,是军委主席;习仲勋管政府,是政府主席。他像你现在这样的年纪,就当上了‘娃娃主席’,我们陕北人,都知道习仲勋。”
习近平说:“我就是习仲勋的儿子。”
冯俊德吃了一惊,喜得大声说:“哎呀,好后生,原来你就是习仲勋的儿子!”
多么熟悉的一幕——
延安时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了给劳苦大众谋幸福,经受血火,经历生死,立下卓著功勋,令百姓爱戴。
在延安,毛泽东给老农祝寿,给群众拜年,用小汽车给农民送粮……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平民本色,他们的朴素亲切,令百姓爱戴。
正因为时刻都在人民中间,正因为时刻把自己当成人民中的一分子,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延安13年,有多少青年将自己的理想与劳苦大众的愿望相结合,抛头颅,洒热血,夙兴夜寐,栉风沐雨,只为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国,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自由的新社会。
30年后,还是这片黄土地。一个乡亲们眼里的“好后生”,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一地挖,一担一担地挑,没有怨言,没有壮语,带着乡亲们把希望种下去,期望收获一个幸福美好的未来,期望收获一个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今天,他的期望正一步一步得到实现。
今天,延安精神焕发了新的时代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今天,全面从严治党要继续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要把抓理想信念贯穿始终,提高辩证思维、系统思维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为党和人民事业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
牢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我们党才能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
如今的圣地延安,许多来自全国的共产党员在此寻找初心。宝塔山、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在一个个革命旧址里,他们重温延安精神,夯筑思想根基。
——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源泉。
——延安精神,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信念支撑。
“那个时代的篝火,正燃烧在,红军子孙的心灵深处!”
(信息采集:薛晓强 审核:刁巧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