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风情渐行渐远 西安户县农民画的"1+N"尝试
中新网陕西新闻12月27日电 题:乡土风情渐行渐远 西安户县农民画的“1+N”尝试
作者 党田野 阿琳娜
“传统农村劳动生活场景逐渐消逝,户县农民画的创作‘源泉’匮乏。”西安户县文化馆馆长程君宝说,这是目前农民画面临的一大窘境。
取材于中国传统农村生活的户县农民画,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当地有2300多人参与过农民画创作,已有作品10万余件,数千件在美、英、德、法等68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户县也被中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
“一手拿锄头,一手拿画笔,是当时创作农民画的写照。”程君宝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之前火热的传统农村劳动生活逐渐消逝,使户县农民画的创作源泉变得匮乏。现在创作出来的户县农民画,大部分仍保留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农村生产、生活内容。“新作品出不来,旧作品反复印制,市场对农民画产生了审美疲劳。”
曾多次赴国外参展教学的户县农民画作者潘晓玲告诉记者,“行情不如以前,问的人多买的人少。”户县农民画创作内容有繁有简,一幅方桌大小的画可能需要三四周,有时耗时耗力绘制的作品却卖不上价,收入也不固定。如今她的画室也逐渐转型为游客体验、教学为主。
据介绍,作品良莠不齐、后劲不足、人才匮乏是当前户县农民画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地尝试开办户县农民画美术学院,并建立农民画庄和培训站,实行网络教学等方式培养人才,同时也将户县农民画作为一种文化品牌,与其它业态结合向外推广。
户县农民画展览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户县农民画不断在全国各地参展,已有200余幅作品入选中国公益广告库。并在多个城市的机场、车站、城市宣传栏等场所出现,再次唤起了人们的关注。
此外,户县农民画还“借势”日益火爆的乡村游,成为当地农家乐的一张“名片”。潘晓玲也从中尝到了“甜头”,她的画室每年都会接待上万名游客。她告诉记者,很多游客在吃玩之余,都会想要自己体验、观看、绘制农民画。这种模式使户县农民画更富体验化。
在当地,还有不少农民画作者尝试“触网”,开设网店或成立网上设计工作室,将时尚元素大胆融入传统画作,买家不但可以挑选作品,也能根据所需订制。
“创新后的户县农民画既有地方乡土特色,又非老调重弹。”西安策展业人士白杰告诉记者,现在商业活动不断求新求异,与兵马俑、西安城墙这些常见的本土元素相比,户县农民画的灵活运用会让人眼前一亮。
“户县农民画在不断探索与电商平台的合作方式,比如让优秀农民画作者入驻电商平台,由电商负责市场销售,农民画作者只负责创作。”户县农民画展览馆馆长王文吉说,这种订单式的合作模式,不仅能提高农民画作者的收入,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不断丰富其内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