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总书记汇报:陕西乡党的“追赶超越”成绩单
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在陕西考察调研,指出陕西正处在“追赶超越”的发展阶段。
“陕西正处在追赶超越阶段”--这是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回到家乡陕西视察时,对陕西发展阶段提出的全新定位和要求。
习近平说,“陕西是西北地区的重要省份,是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陕西发展得怎么样,不仅关乎三秦大地父老乡亲福祉,而且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一带一路’战略、对西北地区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新岁交替,“十二五”收官、“十三五”开局之际,陕西乡党对总书记“追赶超越”的定位和要求落实的怎么样?将提交一份怎样的成绩单呢?日前,陕西省委网信办主办的“追赶超越争一流同步够格奔小康”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对“十二五”期间陕西的发展成就进行了集中采访。
经济增速:继续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12月7日上午,陕西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晓光在接受“追赶超越争一流同步够格奔小康”采访团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保持了高于全国3个百分点以上的较快发展态势,经济增速继续位居全国第一方阵。2013年突破1.5万亿元,2015年将突破1.8万亿元。“十二五”期间年均增加1600多亿元,较“十一五”年均增量多360亿元。
在这个增速下,陕西在全国的位次,继“十一五”期间连续“弯道超车”前移3位后,又于2012年超过黑龙江前移至16位,2015年有望再次实现赶超,实现了从经济欠发达省份向中等发达省份的大跨越。
人均GDP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人均生产总值突破8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自2012年起稳居全国第14位;2015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6400元,在全国的位次由2010年的第19位前移至第17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60元,比2010年增加4655元,“十二五”年均增长14.4%,在全国的位次由2010年的第27位前移至第26位。
投资:年均增长20.8%
初步测算,“十二五”期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7.8万亿元,超过规划目标0.8万亿元,年均增长20.8%,总量是“十一五”时期的3倍。其中,基础设施投资累计约1.6万亿元,约占投资总量的21%,工业投资累计约2.4万亿元,全球首套煤油气资源综合转化项目、国内首个煤电铝镁合金一体化项目、三星闪存芯片项目等相继开工,大飞机、新舟系列客机和无人机项目同步推进。
民生支出:1.46万亿保障民生
陕西省财政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夏晓中介绍说,“十二五”期间,陕西全省地方财政收入也连续跨越了1000亿元、2000亿元台阶,从2010年的958亿元,预计增加到2015年的2055亿元。
期间,在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情况下,陕西坚持新增财力和财政支出的80%用于民生发展,大幅增加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领域的投入。预计全省民生支出1.46万亿元,是“十一五”的2.64倍,年均增长15%,全力支持追赶超越,确保陕西同步够格实现小康。
粮食:连续11年超千万吨
陕西粮食总产连续11年超千万吨。2014年全省粮食产量1197.78万吨,较2010年增长2.8%;2015年夏粮产量达491.7万吨,创17年来新高。2014年全省水果总产量达到1553.98万吨,较2010年增长25.5%;陕西成为每年可为全国每人提供7公斤苹果的果业大省;猕猴桃面积和产量分别较2010年增长31.3%和91.6%,均居全国第一,成为继苹果之后陕西果业的又一亮点。
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初步测算,“十二五”末陕西全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为9:52.3:38.7。与“十一五”末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比分别下降,第三产业占比提高。非公经济撑起全省经济“半壁江山”,由2010年的49.5%提升到2015年的53.3%,提高了3.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突破10%,较“十一五”末提高1.7个百分点。
工业结构得到优化,能源化工工业继续保持主导地位,但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由提高。
城镇化:步入工业化社会
“十二五”期间,全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实施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工程、重点示范镇建设,推动农村人口进城就业落户,城镇化率稳步提高,2012年突破50%、达到50.02%;初步测算2015年达到53.6%,较2010年45.7%提高7.9个百分点,与全国的差距由2010年4.25个百分点缩小到2014年的2.2个百分点。陕西已由农业社会步入工业化社会,社会结构正在不断演进与优化。
旅游业: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十二五”以来,陕西各级党委、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谋划、推进,旅游业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全省旅游产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陕西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2015年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3.86亿人次,同比增长16.1%;旅游总收入3005.8亿元,同比增长19.2%。“十二五”期间,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14.14亿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07万亿元,分别比“十一五”期间增长了180%和226%。
文化产业:实现600多亿增加值
“‘十二五’期间,我省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了省、市、县、乡、村全覆盖。投入8282万元,建成2828个公共电子阅览室并向社会免费开放;投入19754万元,为16668个行政村文化活动室配送了文化活动器材。”12月28日,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唐利如表示。
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陕西文化产业增加值达500.4亿元,占GDP总量的3.46%。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635亿元,占GDP总量的4%。2014年,陕西文化产业增加值为646亿元,已占到本省GDP权重3.7%。
治污降霾已成最大民生工程
“十二五”期间,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6.4%,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以秦岭保护、渭河治理、退耕还林、“治污降霾保卫蓝天”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环境建设强力推进。
“治污降霾已经成为最大的民生工程”,陕西全省11个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以上的比例达到和大于80%的“十二五”目标;全省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41.42%提高到2014年的43.06%。“十二五”前4年,全省累计完成造林1997.17万亩;“十二五”期间实施的渭河变清三年行动成效可喜,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陕西“母亲河”得以休养生息。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
两年多来,陕西围绕交通物流、科技创新、产业合作、文化旅游以及金融合作等5个方面,打造“五个中心”,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两年来,“长安号”中亚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西安国际港务区与多个口岸建立了直通放行合作机制,“西安港”成为国家一类临时口岸,获得粮食和肉类口岸资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口岸获批“72小时过境免签”,国家首个航空城实验区落户西咸新区,丝绸之路航空枢纽正在加快建设……
去年,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项目正式落户西咸新区,今年3月,中哈人民苹果友谊园开工建设,新能源、节水农业等9个陕哈合作项目加速推进……陕西还先后举办了欧亚经济论坛金融合作会议和西安(浐灞)金融高峰论坛,启动西咸新区能源金融中心建设,构建离岸人民币回流机制,打造中国向西开放的能源交易中心和结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