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石刻遭“洗白”?专家:文物审美理念需改变
乾陵千年石刻遭“洗白”?游客看法不一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新闻》)我们都知道,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距今已经1300多年。而且乾陵也是唐十八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去过乾陵的人都知道,在长长的神道两侧有著名的唐代翁仲石刻。近日,网络上有关乾陵的这些千年石刻遭“洗澡”、被“洗白”的报道,引起很多人的关注。那么,被“美白”了的石刻到底是个什么模样?为什么要“美白”,对这些石刻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的记者也第一时间介入了调查。
11月28号,记者专程赶往乾陵。在长长的神道两旁,就是著名的唐代石刻翁仲像。乾陵的讲解员会告诉你,翁仲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姓阮,名翁仲。翁仲死后,秦始皇为其铸铜像,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于是后人就把立于宫阙庙堂和陵墓前的铜人或石人称为“翁仲”。记者发现,有几尊翁仲人像和其他石刻有明显的黑白之分。经过此处的游客也对此感到好奇。
游客:没有历史的感觉,像是被水泥刷过的感觉,一清洗后。
游客:给我的反应就是这身体可能是后面做出来的吧。
记者:感觉不像历史文物了?
游客:对。失去意义了嘛。
游客:感觉还是不用清洗吧,自然一点好。
记者:为啥?
游客:有历史感嘛。
当然,面对这样被“洗白”的石刻,前来参观的游客中也有人表示肯定和理解。
游客:这么多年了,几千年了,肯定都有风化了,自然灾害了,这样修复我们还能看个容貌,还是不错的。
除了这几尊翁仲像之外,一尊石狮子和部分“六十一番臣”像从外表看也像是被“洗白”了一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记者也专门采访了乾陵陈列保管部主任宋少宇。
乾陵陈列保管部主任 宋少宇:这是2003年由陕西省文物局报国家局立项的一个文物保护项目,刚好是乾陵这边有几个石刻很危险,需要抢救,所以选择了乾陵,做了有几件。咱们实际只是去掉了石刻上面的地衣、藻类和微生物菌群。
宋少宇告诉记者,游客看到这些石刻身上的深色痕迹其实并不是文物本来的样子。
记者:做这样的一个处理,对石刻来说,是修复还是清洁?我们怎么来理解这样一个工作?
乾陵陈列保管部主任 宋少宇:一种保护。
记者:过去老百姓或者游客常见的那种有历史沧桑感的颜色实际上在你们文物专家或者文保工作人员眼里,它其实不是文物原来的样子?
乾陵陈列保管部主任 宋少宇:大部分都是有害物质、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