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的是僵尸肉忧的是食品安全
农村空心化、大城市人口持续增长、黑龙江连续多年人口净流出……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造成这一轮人口迁徙的原因是什么?人口流动提速,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怎样的影响?该如何引导人口有序、良性流动?如何确保这一过程中民生改善不打折扣?
农村空心化、大城市人口持续增长、黑龙江连续多年人口净流出……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造成这一轮人口迁徙的原因是什么?人口流动提速,对经济社会发展有怎样的影响?该如何引导人口有序、良性流动?如何确保这一过程中民生改善不打折扣? .。.
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故土,到他乡落地生根。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较之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人口净流入地区有14个,净流出地区17个,人口流失数量超过200万的省份已超过10个,省际人口流动呈加速态势。人口流失数量最多的安徽省,已有962.3万人在其他省生活或工作,占到全国跨省流动人口的11.2%。东北三省的情况尤其引人注目:在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的同时,三省总和持续多年人口净流出,并且生育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们为什么选择离开?这些地方还能留得住人吗?
人往高处走,经济发展失衡是人口流动的根本原因
78岁的老程是河南省潢川县的农民。小暑这天,儿子、儿媳去忙活大田,他和老伴拾掇菜园。篱笆边,刚学会走路的重孙女用塑料铲子挖着泥巴。
这个曾有20多口人的大家族,如今只剩5个人守着三处院落。“等俺老两口不在了,儿子、媳妇就带着小妮儿进城去。”老程说,村里原本有近百户人家,现在房子空了一多半。“都打工去了,种地挣得太少。”
这是当下我国城乡间人口流动加速的一个缩影。2004年,国家统计局通过抽样调查预估当年全国外出务工农民约为1亿人,2014年,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外出务工农民已达1.68亿人。随着户籍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曾往返于城乡之间的“候鸟”们,选择把巢和希望留在城里。
除了农民进城,还有另一条迁徙线路在悄然改变各省际间人口分布的格局——受教育程度较高人群跨省流动在提速。
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浙江省外来人口中初中及以下人口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下降了6.1%,高中学历和大专及以上学历分别比“五普”时提高了3.3%和2.7%。而同样这10年间,黑龙江净流出人口增加了2.6倍,达204.8万人,其中本科以上的高学历人群是很活跃的群体。
“僵尸肉”报道近日陷入“罗生门”,12日,遭受“假新闻”质疑的新华社记者李丹发文反击,称采访近一周,联系多个部门和当事人,核心事实由相关部门两次确认。
当天,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海关总署、公安部发布了《关于打击走私冷冻肉品维护食品安全的通告》。
其实,不管新闻是真是假,舆论的纷纷扰扰中,折射出来的依然是社会公众对于时下食品安全的敏感与关切。
“僵尸肉”
到底是多少年的
关于僵尸肉的报道,这几天可是进行了反转再反转,几方争论的焦点在于,到底有没有几十年的“僵尸肉”。
“僵尸肉”这一概念最早由6月23日新华社题为《走私“僵尸肉”窜上餐桌,谁之过?》的报道提出。文中提到,“一些走私冻肉包装上的生产日期显示,‘肉龄’竟然长达三四十年。本月初,另一篇报道称南宁市警方在查获一批走私冻品时,发现其中一些鸡爪是1967年的。”
剧情逆转的时候到了:“僵尸肉”报道是假新闻。7月9日晚,自称“资深记者”的洪广玉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文章称,长沙海关、广西南宁海关以及南宁警方均否认曾经查处过“僵尸肉”。所谓“僵尸肉”的报道是从2013年的“旧闻”不断嫁接、演绎而来,而旧闻,没有确切的信息源而无从核实。
随后,多家媒体的采访也证实了洪广玉的话。不过,10日,新闻再次逆转。有网友翻出了广西食药监局局长韦波今年2月的一篇专访中提到了“肉龄数十年”的走私肉。不过到了当晚11点,这篇文章已从官方网站上撤下。
12日凌晨,新华社记者李丹发文反击,称稿件客观专业,洪广玉仅凭4个电话就臆断“僵尸肉”的系列报道是“嫁接演绎”。不过,有网友注意到,她并未具体提出自己的信息源,因此有网友表示,其已经间接承认造假。
都是标题党
都在赚眼球?
多方各执一词,那么,“60后鸡爪”存在过吗?或许仍然是个谜。
不过,今年查获的“僵尸肉”是多少年的,有了结果。12日,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海关总署、公安部出面了,发布通告称,在今年查获的走私冷冻肉品中,有的查获时生产日期已达四五年之久。
在这场争论中,关键人物洪广玉也饱受质疑。由于他的文章发表在微信公众号上,有网友质疑,他在傍热点,推广公众号,之前这样干的人可不少。
据《羊城晚报》报道,洪广玉是北京科技报记者。而10日在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洪广玉说,微信公众号“食品安全参考”是他一个人办的。他说,最早是想提供给一些同行交流,也能想到这篇文章通过网络平台会扩散一点,但没有想到会这么快、有这么多人关注。
新华社记者李丹也质疑洪广玉的目的,特别指出洪广玉说新华社的报道会对冷冻食品行业造成“严重影响”。
李丹说“你在文章中将‘僵尸肉’定义为‘特指封存几十年的肉’,那么,除了‘封存几十年’外,过期几年的冷冻肉品难道是可以安全食用的‘放心肉’吗?在你眼中,多少年算‘僵尸肉’呢?”
有网友这样总结:新华社记者李丹夸大有错,但洪广玉偷梁换柱、断章取义、粉饰太平好像也不对,一句话:都是标题党,都在赚眼球。
争议背后的
食品安全
就在10日,凤凰网一项调查显示,七成网友宁愿相信僵尸肉新闻是真的。“争的是‘僵尸肉’,忧的是食品安全。”《新京报》这样评论。还有评论指出,为何要热衷于弄清这些冻肉存放了几年或几十年,而不去调查和公开这些冻肉是如何非法入境的?究竟何去何从了?
一位食品安全专家也表示,“僵尸肉”受关注度高体现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重视,不过对于“僵尸肉”个案真伪的探讨意义不大,公众更应该关心的是每年以万吨计流入国内的走私冻品。
12日,三个部门也通告,海关总署、公安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部署对走私冷冻肉品犯罪行为的调查,全力追查走私入境冷冻肉品的来源及销售去向。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要求多地对行政区域内所有冷库进行排查。
通告结尾处认为,媒体是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重要力量,监管部门支持媒体监督。不过,媒体报道食品安全事件要切实做到真实、公正。
有网友表示,最重要的是要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吃得健康。(据《新京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