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固守于“在家守岁” 国人春节上演另类团圆

18.02.2018  12:04

  随着国人消费水平升级和思想观念转变,春节被过出了诸多新花样。比如,“一家人在哪里、哪里就是家”的反向探亲模式;再如,体味异国、异地年味的旅游度假迎新春;以及,不强求大团圆、钟爱小团圆的休闲式过年……2018年春节,你选择了怎样的过年新方式?

春节将至,各地高速公路迎来大批车流。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反向探亲

  “错峰的悠闲经历了才懂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人选择“反向探亲”的新方式,不再抢票返乡,而是将家人接来自己生活的大城市欢度春节。

  “年前两个月,就给父母买了从东北老家来北京的火车票。”80后的常萌萌(化名)自本科毕业就在外打拼,去过南方、最终落脚北京,已连续三年没回老家过年。

  她最怕的不是长途奔波,而是让人揪心的走亲戚。她说,自从把父母接来北京过年,每年至少能躲开近一万元的压岁钱和份子钱。

  “不用想买啥东西给哪个亲戚,无需盘算给小辈多少压岁钱,没必要应对亲戚没完没了的发问,真是轻松超多。”常萌萌说,在北京过年,时间都是自己的,假期里还能带父母逛庙会、游京城。

  “反向过年”躲过的不只是走亲戚,更多还是避免了春运返乡大潮的舟车劳顿。

  据国家发改委预计,今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8亿人次,如此庞大的“迁徙大军”给出行安全、便利性都带来了极大挑战,从“能回家”到“舒适回家”的进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所在事业单位不会早放假,回老家的话都是抢除夕前一两日最热门时段的高铁票,用过抢票软件、找过黄牛,实在不行就买近乎全价的机票。”常萌萌深知,抢到票只是返乡路的第一步,打包行李、挤火车、乘大巴、再打车,从早折腾到晚,到家已是精疲力尽。最可怕的是,返程又是一次重演。

  相比之下,“反向过年”既是人们对交通出行和经济压力的重新考量,也折射了中国民众“过年”的传统习俗和观念正在改变,春节不再固守于“在家守岁”,异地团聚、走出家门旅行过年同样也是一种团圆。

编辑:张楠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