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助力西成高铁建设迈向“智能”时代

08.06.2015  11:37
 

  在西成客专户县东站施工现场,当陈文生开着压路机对站区北侧路基基床进行碾压时,他碾压段的填筑厚度、碾压遍数、行走速度等数据实时传到了现场技术员董斌的手机上。因为应用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路基连续压实应用平台系统”,即使不在工地,董斌也能随时掌握路基压实情况。 

  简单来说,互联网+其实就是指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促进各行各业产业发展。那么,当高铁建设遇上互联网,将擦出什么“火花”呢? 

  中铁一局西成客专项目部总工程师赵红刚介绍道,他们担负着西成高铁秦岭北段全长29.3公里的施工任务。由于施工里程较长,施工现场很难实现全面监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项目部创新思维,决定将“互联网+”应用在高铁建设中。 

  在高铁路基填筑工程中,传统作业模式无法实时记录和检查现场填筑整体压实度情况,容易出现漏压、过压,导致后期路基部分出现坍塌和沉降等质量问题。于是,中铁一局以此为突破口,开发基于“互联网+”的路基压实系统。 

  今年3月,他们与兄弟单位合作开发的、全国高铁首个“路基连续压实应用平台系统”率先在全线应用。 

  这套系统的“奥秘”在哪里呢?原来,通过施工机械上的GPS卫星定位功能,可掌握碾压机所在的线路设计位置;通过机械轮碾上的振动传感器,可将碾压相关数据通过3G模块传输到700公里外的成都市的系统后台服务器,系统服务器实时将这些数据进行解读,并将分析处理后的质量数据,迅速传输到互联网工作系统平台上。这时,司机通过驾驶室安装的电脑屏幕、工作人员通过手机终端和互联网管理平台都可以看到质量数据。 

  可以说,互联网+铁路技术管理,让高铁质量隐患无处隐藏。

  在西成客专,一项被称为“BIM”的互联网+施工技术也被应用于施工。BIM,是指基于三维数字设计和工程软件所构建的“可视化”数字建筑模型,多应用于房建领域。三维数字模型可为现场管理各施工环节的人员提供包括各种隐蔽管线在内的“可视化的模拟分析”。 

  当我们攀上高达17米的沣河特大桥,向下望去,西汉高速车流如梭。作为西成客专跨度最大的预应力连续梁桥,它上跨西汉高速并与其形成46度的夹角。站在正在浇注的548号墩上,工作人员指着钢筋网里面密密麻麻的预应力管道说,每间隔50厘米,就有一个横向或纵向的管道。在施工过程中,如果位置计算不好,很容易和钢筋“打架”,给施工带来麻烦。 

  根据工程结构特点,中铁一局把BIM技术引入施工中,利用三维建筑信息模型提前将工程结构出现的构件碰撞部位进行优化,安装时可参照三维模型准确就位安装,有效避免了“打架”现象。 

  此外,他们还将互联网+思维应用到混凝土生产、物资管理等相关环节。如在拌合站,每一罐混凝土数据都能实施监控,质检员要进行电子签名,如果出现不合格,业主马上就能知道。 

  中铁一局西成客专项目部总工程师赵红刚说:“互联网与高铁施工技术的结合,改变了过去施工‘傻大笨粗’的传统模式,促进了我国高铁技术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记者:李艳 实习生:熊祎  )

 

责任编辑:殷誉玮  审核: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