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省会·新观察】贵阳高新区:聚焦产业补链延链强链 加快构建百亿级产业集群

18.11.2021  18:21
【强省会·新观察】贵阳高新区:聚焦产业补链延链强链 加快构建百亿级产业集群 - 西安网
【强省会·新观察】贵阳高新区:聚焦产业补链延链强链 加快构建百亿级产业集群 - 西安网
【强省会·新观察】贵阳高新区:聚焦产业补链延链强链 加快构建百亿级产业集群 - 西安网
来源: www.gywb.cn

  工业犹如人之脊梁,不挺则衰,不壮则弱。为确保工业发展各项工作始终朝着中央、省、市指引的方向前进,今年以来,贵阳高新区按照“四个抓”的要求,切实把资源和精力集中到抓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上来,不断育龙头、补链条、强集群。针对当前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产业链不完善、培育上规企业增量不足、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弱等问题,高新区将继续全力抓目标、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加快构建“三个百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

   俯瞰贵阳高新区。

   【短板检视镜】 企业存在“散弱小”问题产业链还不够完善

  “部分配套设施不足,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还不够完善。”近日,谈及贵阳高新区的产业发展方面的短板,贵州达沃斯光电有限公司董事陈卡斌说。

  达沃斯是一家以生产触摸屏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涉及智能家居和办公、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安防医疗、金融等众多领域。陈卡斌介绍,该公司需要用到的芯片、玻璃面板等上游配套材料供应商,还有采购该公司产品的下游终端客户,来源都在珠三角地区。这样就会在运输上增加成本,也延长了产品的交付周期。

  “去年,由于疫情防控需要,线上活动越来越多,对触摸屏的需求也渐渐多了起来。达沃斯在行业中最先复工,但产能无法释放,直到外地上下游的企业基本复工,才完全复产。”陈卡斌说。

  在贵阳高新区,还有不少企业面临类似的问题。

  按照市委对国家级开发区提出的“两主一特”要求,贵阳高新区将着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打造“三个百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但现在,各产业在高新区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产业集群的规模效益并未体现。”贵阳高新区产业发展局副局长周大鹏说,一个产业在一个区域要想具有生命力、竞争力和高效益,链条的延伸协作、互为支持尤为重要。

  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例,该区的航空发动机产业具有相对较好的产业集群基础,已汇聚了以中航发黎阳为核心的10户企业,但仍缺乏一些重要的上游生产配套企业、科技研发企业,一些重要产品和技术对外依存度高,关键环节仍存在“卡脖子”现象,没有形成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条,对工业总产值贡献小。

  除了产业链不完善,贵阳高新区还面临着培育上规企业增量不足、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弱的问题,这也是制约工业总产值提升的因素之一。

  记者走访贵阳高新区沙文园区和金阳园区发现,从事电子元器件及集成电路研发生产的企业数量逐步增加,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有19户,多数企业都存在“散弱小”问题,产能无法完全释放且缺乏支撑企业快速发展的支柱产品,无法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龙头企业没有上下游企业在周边配套,龙头效应不明显,自身发展成本高;中小企业没有围绕龙头企业做上下游配套,存在单打独斗现象,产能也上不去,产业集群的规模效应就无法充分发挥。”周大鹏说,近几年来,贵阳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虽然已连续三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但在全市的占比仍不足6%。

   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调试设备。

   【产业现状图 两主一特”产业加快壮大

  坐落在贵阳高新区的贵阳顺络迅达电子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片式绕线电感基地。走进公司,宽敞整洁的生产车间里,听不到嘈杂的人声,仅能听见机械部件运转的“咔咔”声,以及基础部件在各个单元间流转所发出的声音。作为大数据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代表之一,该公司今年1至9月完成产值4.25亿元,同比增长51.9%。

  对一个高新区来讲,其主导产业在全行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可以客观地反映该区的发展潜力和创新力度。今年以来,贵阳高新区紧扣“强省会”,围绕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两主一特”产业,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强力提升工业经济的规模、质量和效益,推动工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贵阳高新区的主导产业,已聚集雅光电子、中晟泰科、林泉电机、达沃斯等19户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前三季度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4.36亿元。

  从2017年的10亿元,到2018年的20亿元,到2019年的40亿元,再到2020年的68亿元……数据显示,贵阳高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已连续四年迅速上升。今年,高新区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预计完成90亿元,同比增长67.4%。

  先进装备制造业也是贵阳高新区的主导产业。围绕航空发动机产业生态圈,该区重点引进和发展航空航天动力装备、精密铸件、通用及关键零部件等先进装备制造,目前已聚集中航发黎阳、航宇科技、航发精铸等先进装备制造业企业,前三季度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0.32亿元,预计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72亿元,同比增长36.2%。

  今年7月,贵阳高新区企业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成为贵州省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标志着贵州企业实现科创板上市“”的突破。该公司已全面融入全球商用航空发动机制造产业链,成为拥有全球民用航空发动机六大制造商在亚太区的合格供方资质的锻件制造企业。

  紧接着,贵阳高新区企业贵州振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于9月在科创板成功上市,成为全省第二家科创板上市的企业。振华新材料属于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目前已在高新区建成年产1万吨正极材料生产线,并正在实施1.6万吨的扩能与技改。

  贵阳高新区的贵阳弗迪电池有限公司,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领域的佼佼者。今年4月,该公司提前建成投产4条10Gwh产能生产线,现已完成工业总产值7.34亿元,预计全年可实现产值13亿元,并在现有基础上推动弗迪电池增产扩能,将再新增2条5Gwh产能生产线,形成百亿产能规模。

  据统计,1至9月,贵阳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5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2020年度国家高新区评价结果,贵阳高新区在全国169个国家高新区(含苏州工业园)综合排名升至第42位,较上年度上升8位,其中,“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两个一级指标均入围全国50强,“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位列全国第53位。

   【发展任务书】 抓目标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全力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短板弱项,接下来,贵阳高新区将全力抓目标、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继续做大经济总量,完善产业链条,强化招商引资,加快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围绕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攻坚发力,加快打造“三个百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支撑贵阳高新区建设成为全市中高端制造基地,努力在“强省会”中作出更大贡献。

   抓目标做大经济总量

  贵阳高新区将聚焦“强省会”行动,紧盯工业倍增目标,按照“一季度要紧,二季度要攻,三季度要冲,四季度要拼”的工作要求,全面梳理差距短板,建立综合经济运行调度机制,认真分析监测研判,主要指标精准调度到天、落实到人,实行“挂图作战”,持续推动干部职工下沉一线,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加快建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引领的现代化工业体系,确保2023年实现“工业倍增”,工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以上;202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700亿元。

  在做大经济总量的同时,该区将聚焦科技目标,强化创新驱动,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加大区内有潜力的科技型企业的精准服务和培育力度,全力冲刺1000家高新技术企业目标;实施R&D占比提升攻坚计划,加快研发机构引进,推动企业科研经费投入,全力提升占比;积极申报国际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加快人才聚集,全方位、立体式招引科技人才。

  聚焦效益目标,贵阳高新区将坚持效益优先,提高招商门槛,严把项目质量关,提升亩均投资、产出,严格按照用地项目每亩投资1000万元、产值1000万元、税收30万元,标准厂房项目每平方米投资1万元、产值1万元的标准开展招商引资洽谈。

   抓产业补链延链强链

  抓产业的重点就是抓产业链。贵阳高新区将围绕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攻坚发力,打造“三个百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支撑贵阳高新区建设成为全市中高端制造基地,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年累计增速达2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的比重从2020年的5.6%提升到6%以上。

  贵阳高新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重点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前沿科技产业,推动工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集约化发展,形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在电子信息制造业方面,落实大数据战略行动,发挥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发展优势,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重点,围绕电子终端产品、动力电池两大核心产业链做好上下游建链、强链、补链,把握细分产业领域和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重点聚焦新型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MEMS传感器、新型触显、微特电机、智能终端等,并依托中国振华系列项目、中晟泰科、顺络电子等产业基础,重点引进电子信息制造业企业,到2025年,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总产值突破350亿元,形成电子元器件及电子产品、动力电池“两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在先进装备制造业方面,重点发展航空航天动力装备、精密铸件、通用及关键零部件等先进装备制造,依托黎阳动力、贵阳精铸、航宇科技、赛峰飞机发动机等龙头企业,打造以航空发动机制造为核心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两机”为核心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在2025年突破150亿元。

  全力主攻新能源汽车产业,依托贵阳弗迪电池、翰凯斯智能无人驾驶汽车等重点项目,加速集聚配套企业,围绕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打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培育高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确保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值达120亿元。

  同时,围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培育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和产业,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支撑。

   贵州中晟泰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抓项目扩增量优存量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以“十四五”期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500亿元以上为目标,贵阳高新区将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和标准厂房建设对促投资、稳增长的关键作用,强化招商引资扩大增量,加强技改升级优化存量,进一步激发投资动力活力。

  抓实工业项目建设投产,建立完善项目推进落地机制,实施项目签约、落地、投产、达效“四率”行动,确保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继续深入实施“双重”服务工作机制,对新引进项目、拟建项目、在建项目实施“三定”推进方案,按照“定责任、定节点、定目标”原则,制定工业项目建设成长计划,明确项目建设、投产、上规时间节点,加强服务和调度,推动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在建项目尽快达产投产,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为工业持续快速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十四五”期间,以新签约工业项目6个月内开工率不低于80%、新开工项目18个月建成投产率不低于80%为标准推进项目落地建设。

   抓招商增强发展后劲

  作为全市产业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之一,贵阳高新区将围绕“”和“”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紧盯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着力引进和发展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效应强、发展前景好的制造业企业和项目。

  制定产业链招商“两图两库两池”(“两图”即产业全景图、产业现状图,“两库”即项目库、企业库,“两池”即人才池、资金池),持续优化和运营好大数据智慧招商平台,探索组建“线上+线下”的招商新模式,聚焦新型工业化,综合开展商会招商、以商招商和以房招商、以楼招商。

  特别是狠抓产业链招商,梳理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链招商,重点招引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汽车产业、软件及服务业等关联产业项目,力促产业招商取得新突破。“十四五”期间,每年新引进工业项目不低于30个,其中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关联项目不少于25个。

  “招得来”是基础,“落得下、发展好”才是关键。贵阳高新区将狠抓签约项目落地,加强项目落地后续服务、跟踪问效和督查考核,推动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在建项目尽快投产,提高项目履约率、入园率、开工率和投产达产率。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易颖/文贵阳高新区/供图)

编辑:马腾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