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研究员产科身亡 中科院确认发公函请求调查

18.01.2016  12:10

  中科院理化所发公函要求公正调查 医院表示将通过官方渠道解决纠纷

  日前,网传北医三院妇产科遭多名医闹占领,源于怀有七个月身孕的产妇在该院母子双亡。与此同时,一份盖有“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公章的红头公函,昨天也在微博和微信朋友圈广为流传。

  昨天,北医三院证实医院产科确曾遭遇医闹,公安介入后才恢复秩序,目前院方选择通过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构或法院处理解决这起医疗纠纷。同时,中科院理化所昨晚也发声明称,支持职工家属合理维权,但不鼓励任何过激行为,死者家属已经报案。

  中科院理化所致函北医三院

  昨天,包括多名中科院实名认证人士在内,微博和微信朋友圈上广泛转发一张红头公函的图片。

  公函称,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科技骨干杨冰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住院,于2016年1月11日上午抢救无效,突然离世。中科院理化所致函北医三院,要求对这位科技骨干的离世原因作出“公正、透明、翔实”的调查,给出“真实、完整”的结论。

  北医三院:通过官方渠道解决医疗纠纷

  针对此事,昨天,北医三院发出正式情况说明,34岁的产科患者杨女士,因高血压合并子痫前期,去年12月28日住院。本月11日出现胸痛继而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经多科室联合抢救无效死亡。院方证实,初步判断猝死原因为主动脉夹层破裂。

  根据医院的说法,杨女士死亡后,院方及时与患者家属和单位领导多次沟通。然而其后,家属数十人聚集并滞留北医三院产科病房,在病房大声喧哗辱骂,打砸物品,追打医务人员。

  北医三院表示将通过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构或法院处理解决医疗纠纷。关于中科院理化所发出公函一事,院方没有回应。

  中科院理化所:确认曾发公函请求调查

  就网传北医三院产科被中科院医闹一事,昨晚,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在其官网发表有关情况声明确认,该所1月14日已致函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请求该院对杨冰离世原因作出公正、透明、翔实的调查,给杨冰及其家属一个明白、公正、合理的交待。

  声明说,该所杨冰同志因妊娠于2015年12月28日进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住院。2016年1月11日凌晨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并于当日上午抢救无效离世。

  声明指出,杨冰同志是该所青年骨干,她的不幸离世,全所职工对此深表悲痛。“本着尊重生命、死者为大的原则,我们于2016年1月14日致函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请求该院对杨冰离世的原因作出公正、透明、翔实的调查,给出一份真实、完整的结论,给杨冰同志及其家属一个明白、公正、合理的交待。

  对于近日在互联网上传播的有关信息,声明作出三点说明。一是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是国立科研机构,积极支持职工家属以合理合法的理性方式维护自己的权益。二是全力支持和配合有关机构积极维护正常的诊疗秩序和依法保障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不支持、不鼓励任何过激行为。另外,坚决反对任何人利用互联网渠道散布不实信息,损害死者本人及家属名誉的行为。死者家属为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已经向公安机关报案。

  另据北京晨报记者查询,在2015年度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获奖团队中,杨冰所在的“全生物降解塑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类聚酯研制产业化及应用团队”获得科技贡献奖一等奖。杨冰本人则在中科院理化所2014年春季拟录取博士研究生名单公示之列。

  ■专家说法

  关于公函:

  私人事件出具公函法理不合

  针对中科院理化所以单位名义致函医院,有评论指出,国家顶级研究机构代表职工,向国家顶级公立医院施压,高调介入医院纠纷,实属罕见。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某位个体在医院医治后死亡,如果出现问题,家属认为不合理,需要医院说明,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起诉,毕竟是私人事件,单位不应该介入,但个体所属单位可以通过工会等组织出面协调帮助。因个体私人事件而出具盖有单位公章的公函,在法理上并不合适。

  关于疾病:

  主动脉夹层破裂异常凶险

  据了解,子痫属于重度妊高症范畴,多发于孕晚期或临产前。多数患者先出现先兆子痫症状,在此基础上演进为子痫。但也有少数患者病情进展迅速,骤然发病,快速死亡。

  针对这起死于主动脉夹层破裂的病例,昨日,本市心脏专科医院一位心内科专家告诉北京晨报记者,主动脉是身体的主干血管,承受直接来自心脏跳动的压力,血流量巨大,出现内膜层撕裂,如果不进行恰当和及时的治疗,破裂的机会非常大,死亡率也非常高。因此,主动脉夹层破裂本身就是一种异常凶险危急的疾病。

  北京晨报记者 徐晶晶 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