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教育系统七人获“第十届陕西青年科技标兵”称号

08.04.2015  13:25

“第十届陕西青年科技标兵”名单日前公布, 空军工程大学王布宏,西安交通大学王嗣岑、赵立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明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陈贵敏,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陶凌,西北大学韩健七人入选,陕西教育系统39人获第十届陕西青年科技奖。
            【西安交通大学】 赵立波是机械学院教师,长期从事微纳制造领域的研究工作,他作为主要科技人员在MEMS传感器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并成功推广应用。已发表论文76篇,授权发明专利33项、申请12项(其中美国发明专利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及其他省部级科技奖励共5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霍英东教育基金应用课题等7项;重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等6项;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第三届西安青年科技人才奖等称号。
            王嗣岑是医学部药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细胞膜色谱新方法、中药活性成分筛选及中药物质基础分析等研究。近五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课题1项及子课题1项。发表SCI论文49篇,其中以通讯/第一作者在国际著名期刊J Chromatogr A、Food Chem、J Pharm Biomed Anal、J Chromatogr B、Anal Method等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主要参与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3项(4项为第一发明人),国际发明专利2项,其中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2项,1项为第一发明人。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2项;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称号。西安交通大学共有9人获“第十届陕西青年科技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李明军, 2010年 3 月至 2012年 3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年5月被引进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果树逆境生物学及其果实品质形成,研究主要内容有 :果实Vc形成与调控机制;果实糖酸品质的调控和遗传机制;果实品质形成相关因子与植物抗逆性的关系。

            近年来,李明军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 项、面上项目1项;2012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项目1项;2013年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支持项目一项;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农业部“苹果产业体系”的研究工作。以主要完成人审定苹果品种4个,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lanta,Frontier in Plant Science, Plos One、Physiol Plant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6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陈贵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陈贵敏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计划入选者。担任西安市青年科学技术协会理事、高等教育出版社“机器人科学与技术”丛书编委以及8个国际会议技术委员会成员(TPC Member)。2007年10月到2008年10月在西部计划的支持下,他在美国杨百翰大学作访问研究。访学期间在“柔顺机构学研究实验室”开展新型柔顺机构和柔顺MEMS的设计与建模方法的研究,其有关柔顺梁完备椭圆积分解的研究成果被柔顺机构学之父Ashok Midha用于校验其伪刚体模型的计算精度。
            主要研究方向为柔性机构及其控制技术、微电子机械系统、纳米级精度的柔性铰链机构、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多年来专注于柔顺机构的分析理论、综合方法和创新设计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其中已结题的基金在第十届设计与制造前沿国际会议(ICFDM 2012)上获得“优秀结题项目奖”;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9篇(其中ASME汇刊8篇)、EI检索论文40余篇;论文被SCI他引84次,Google Scholar引用746次;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


西北大学教师韩健

            【西北大学】 韩健,副研究员,200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并获得博士学位,2009至2010年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作访问学者,现任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副研究员。             1996年始主要研究云南寒武纪澄江动物群中的蠕虫和后口动物。最近6年以来重点研究陕南寒武纪宽川铺组刺细胞动物胚胎化石。通过与国内外的生物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合作,发现迄今已知最古老的保存软躯体结构的海葵动物化石以及呈现四辐射和五辐射对称结构的立方水母化石。其目前已合作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包括国外学术期刊9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被SCI收录15篇。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9年,第三完成人),2014年获得第十届陕西省青年科技奖及陕西省青年科技标兵。工作期间,主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一个,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陕西省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团队项目。 (责任编辑:刁巧燕 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