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亿罚单落地 汽车业反垄断或成常态

22.09.2014  12:31

  汽车产业的反垄断工作又下一城。

  继8月发改委对8家日本零部件企业、4家轴承企业开出了共计12亿余元的罚单之后,湖北省物价局和上海市物价局也分别于日前公布了对一汽-大众奥迪和克莱斯勒垄断行为的罚单。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湖北地区的8家奥迪经销商、克莱斯勒(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及其部分上海地区经销商均被涉及,罚款总额超过3亿元。

  近几个月来,几乎每个月都有新的汽车厂商或相关企业被卷入反垄断大潮。而面对此轮反垄断的雷霆之势,不仅各大汽车厂商争相降价“示好”,就连国外的一些政府部门和商会都开始发声干预。不过,就目前的趋势来看,无论外部环境如何硝烟迷漫,汽车产业的反垄断工作还远远没有到彻底“收网”的时候。

   再下一城

  在经销商、零部件、车险等行业均被卷入反垄断大潮并先后“领取”罚单之后,随着反垄断工作的进一步深入,汽车销售公司终于也正式入列。

  9月11日,湖北省物价局和上海市物价局同时对汽车产业开出了垄断罚单,除了部分当地的涉案品牌经销商之外,一汽-大众和克莱斯勒两家销售公司也分别被处以2.49亿元和0.32亿元的罚款。

  湖北省物价局发布公告称,早在2014年3月就已经发现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及部分奥迪经销商在湖北省内实施价格垄断行为,随即在国家发改委价监局指导下展开调查。经查明,2012年以来,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奥迪销售事业部多次组织湖北省区域内的湖北鼎杰、华星汉迪、湖北中基等10家奥迪经销商达成并实施整车销售及服务维修价格的垄断协议。

  “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组织湖北省内10家奥迪经销商达成并实施整车销售和服务维修价格的垄断协议,其目的在于控制经销商对第三人转售的整车销售和售后维修价格,剥夺、干预了下游经营者的定价权,抬高了整车和备件的销售价格,排除、限制了整车和备件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损害了消费者权益。”谁说的?

  湖北省物价局指出,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在组织经销商达成并实施整车销售及服务维修价格垄断协议的过程中,起到了明显的主导和推动作用,各经销商在其中处于从属地位。因此,对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处上一年度相关市场销售额6%的罚款,共计2.49亿元;对7家奥迪经销商分别处上一年度相关市场销售额1%~2%的罚款;对主动报告达成价格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湖北奥泽免除处罚;对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武汉奥嘉不予处罚。

  无独有偶,就在同一天,上海市物价局也发布了对克莱斯勒(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及其部分上海地区经销商的处罚决定。

  公告显示,经查,2012年至2014年克莱斯勒在汽车销售过程中,与经销商签订了含有维持转售价格条款的经销协议,发布了含有维持转售价格内容的商务政策;对电话报价低于厂商建议零售价的经销商,以扣减返利、罚款等形式进行了处罚,并向全体经销商发布通告;对实际成交价格低于或略高于批售价格的经销商,采取资源分配冻结(即对于某些热销车型暂时推迟向经销商供货)或暂缓配置试驾车等措施进行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