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惊蛰
从此阡陌是暖春
惊蛰一声雷,万物复苏生。
2022年3月5日,惊蛰。一个新的节气,必将带来新的希望。春意在大地勃发,新的希望在人们心中生长……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节气意味着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了冬眠的生灵。惊蛰是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卯月是能量迸发、生机勃发的月份。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已是一派春光。
惊蛰节气在农事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气候影响而萌发生长的现象。自古以来,我国劳动人民都很重视惊蛰节气,因为它标志着春耕开始。
农谚有云:“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到了惊蛰,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一度的春耕备耕,农家无闲。日前,记者在安康、汉中、渭南、宝鸡等地看到,田野间,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村庄的静谧,农民们忙着翻土、除草、施肥。广袤的土地逐渐苏醒,一幅“人勤春来早,田间耕作忙”的生动图景在广大农村上演。正如诗人左河水在《惊蛰》中写的:“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绿红。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
惊蛰节气正逢上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气温回升。气象资料记载,惊蛰节气时,我国除东北、西北的一些地区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经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可达10—15℃,早已是春光无限好了。
惊蛰节气期间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时段。到惊蛰,我国大气气温平均升高3℃以上,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增加。但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资料显示:多数年份里,在长江河谷地区,惊蛰节气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常有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12℃以下的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
惊蛰节气期间虽然气温迅速升高,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资料显示:在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惊蛰节气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需要大量的水,春旱往往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产量。同时期,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时候的气候特点,栽苗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
“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给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提供了条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这个时候,农业技术部门和农户应该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和田间除草工作。
“桃花开,猪瘟来。”这句农谚提示,家禽家畜的防疫也是这个时期农事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内容。
惊蛰节气,人们会根据冷暖预测后期天气,如“冷惊蛰,暖春分”等,也会根据风向来预测后期天气,如“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同样的,惊蛰节气的雷鸣也不可小视,如“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农人说,遇上这样的天气,当年粮食丰收就无望了。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在我国传统农耕文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我国古代人民对天文、气象、农事进行长期观察、研究的产物,背后蕴含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文化学者王盛华说,“二十四节气中既有表现寒暑往来物候变化的,也有反映气温高低降雨状况的。古人通过它能够直观、清楚地了解一年中季节气候的变化规律,以此掌握农时,合理安排农事活动。二十四节气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也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记者李向红)
遇见最美的惊蛰
从古至今,文人墨客对节气变化向来敏感,对惊蛰这一节气更是不惜笔墨,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我们一起去诗词里遇见最美的惊蛰吧。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时候争催迫,萌芽互矩修。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唐代诗人元稹在咏二十四节气诗《惊蛰二月节》中,生动描写了自然之美,冬至之后,阳气上升,刚到惊蛰,韶光显现,弥漫大地。看那桃花,就像蜀锦,多姿多彩,绚丽绽放。天空翱翔的老鹰,知趣地离开,取而代之的是树梢上飞来的春鸠。春日美好的时光,争相催促着万事万物。草木已开始萌芽,甚至树芽儿也似乎按着一定的规则修剪成长。人们走进田间地头耕种,处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空馀客方寸,依旧似寒灰。”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这首《闻雷》描述了惊蛰节气雷声时常响起,天气逐渐温暖,草木欣欣向荣的景象。寥寥数语,形象地道出了惊蛰节气的气候特征。
宋代范成大则在《惊蛰家人子辈为易疏帘》中写道:二分春色到穷阎,儿女祈翁出滞淹。幽蛰夜惊雷奋地,小窗朝爽日筛帘。惠风全解墨池冻,清昼胜翻云笈签。亲友莫嗔情话少,向来屏息似龟蟾。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柳丝摇麴尘。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这首《春晴泛舟》,是宋代大诗人陆游晚年时写的,语言平易晓畅,格调清新雅致,道出了诗人对惊蛰这一美好节气的喜爱。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世界焕然一新。一个晴天,陆游泛舟湖上,看着周围天真活泼的孩童,感觉自己年纪大了,于是感慨“儿童莫笑是陈人”。紧接着诗人描绘了春天的节气“惊蛰”,形容打起雷来是“雷动风行”“天开地辟”,整个宇宙就像天地初开时一样,一番新气象。写春景,用了“鳞鳞”和“嫋嫋”两个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形象地描绘出波光粼粼的湖水和婀娜多姿的柳条,极富美感。诗人笔下的春光无限好,让人诵读时心情也随之好起来。
“杏花村酒寄千程,佳果满前莫问名。惊蛰未闻雷出地,丰收有望看春耕。”现代诗人吴藕汀在小诗《惊蛰》里,用28个字表达了期盼丰收的美好心愿。(记者李向红)
不违农时顺时劳作
“一月有两节,一节十五天。立春天气暖,雨水粪送完。惊蛰快耙地,春分犁不闲……”结合农事气候的变化,古人开创性地构建了与农事紧密联系的独特的时间体系,指导农民不违农时,顺时劳作。
唐代诗人韦应物在《观田家》中写道:“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有云:“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
“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二十四节气从最初的指导农耕生产,逐渐深入到指导人的衣食住行、保健养生,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指南。二十四节气的每一个名称,都有着丰富的内涵,表达着每个节气期间的气象条件和气候变化,用以指导传统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惊蛰这个节气就表示立春以后气候转暖,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文化学者、民俗研究专家傅功振说,“‘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雨水早,春分迟,惊蛰育苗正适时’……这些在农村长期流传的谚语表明,这个时候农家要深入田间地头,开始劳作了。”
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先民顺应农时,观天察地,摸索感悟,总结出来的另外一套时间体系。二十四节气起到调和农事节律、细分农业季节的作用。
文化学者徐蓓认为,对于农业生产而言,最重要的是顺时育种收获。“二十四节气告知人们,动植物和人类本身的生长节点是受时间和气候控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深切体会到,瓜果不合时令地种植,早种催长,不会有好的味道;唯有适时耕种,瓜熟蒂落,才会有上佳口味。”徐蓓说。
“‘闻雷兆年景丰收,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是家里老人们常说的话。”西安市长安区农民李亚丽说,“根据节气务农事,是农民世世代代传下来的经验。惊蛰时节,睡了一冬的虫子都醒了,人还能不下地?不误农时是农民的本分,有耕耘才会有收获。”(记者李向红)
编辑:王嘉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