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陈仓区民生保障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陈仓区财政把民生保障作为第一社会责任,始终秉持“保基本、兜底线、惠民生、促公平”的工作理念,强化民生资金投入,切实抓好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民生项目、惠农补贴等方方面面的工作,让人民群众贴身感受到公共财政带来的实惠,有更多的获得感。
一是大力支持民生工程建设。 2015年市上下达陈仓区民生工程项目42个,计划总投资6.87亿元,年底完成项目投资8.43亿元,占投资计划的122.7%,其中完成区级财政配套8290万元,占任务的118%。
二是及时兑付财政惠民补贴资金。 进一步整合资金发放渠道,简化发放程序,减少放发环节,提高资金发放透明度,全年通过惠民补贴资金“一卡通”及时、准确、安全发放粮食综合补贴、退耕还林、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15项惠民补贴资金7998万元。
三是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 落实5842万元,有力地保障了义务教育、学前和高中教育公用经费及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筹集1154万元,对全区4940名学前幼儿、489名西山高中生和4222名中职生实施了免费教育,543名家庭困难幼儿享受了困难救助;安排873万元用于4654名普通高中和中职困难学生助学金补助,全面落实了教育惠民政策。
四是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 在确保原有各项保障政策落实到位的基础上,足额保障各项民生支出扩围调标。新增支出395万元,提高低收入群体待遇,城镇、农村低保户每人每月分别增加50元、20元;新增支出2514万元,提高农合疗、居民医保补助标准,由年人均350元提高到400元;新增支出1468万元,将养老保险补助标准由人均每月85元提高到100元;新增支出218万元,将基本公卫补助标准由人均35元提高到人均40元;新增支出240万元,对高中阶段贫困生实施免学费和生活补助。与此同时,及时足额兑现其他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退役、社会就业、城镇医疗、工伤保险等社保各项补助资金20282万元,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五是全力保障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对村干部补贴实行了部门联动、双审双批、卡式管理,并对1047名村干部、大学生村官补贴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全年用于村级组织运转资金达1900多万元,全面提升了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水平。
六是扎实推进农村公益事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全年在128个村实施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32 个,涉及财政奖补2810万元,拉动社会投资4104万元,受益人口21万人,财政奖补覆盖面达到村总数的39%。通过农村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了农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
七是积极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投资2809万元,完成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1万亩,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5个,完善了项目区域内的井、渠、路、林、田等配套体系,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0000亩,新增灌溉面积700亩,新增粮食140万公斤,多收蔬菜350万公斤,增加农民收入507万元。同时,还落实财政资金898万元,着力推进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设施蔬菜项目建设,促进了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