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生命的最后一刻留在了陕西 --记苏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对口援陕医疗队长史明教授
本报记者 车喜韵
这是一个周末的早晨,史明和往常一样准时起床。“吃完早饭,我要去病房看一下病人!”说着走进了卫生间。没想到,年仅38岁的史明,在距离圆满完成援陕医疗任务只剩4天时,就这样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劳累过度导致的心源性猝死。他把生命的最后一刻留在了陕西。
这一天是11月9日。
援陕支医近半年
今年6月9日,史明离开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带领6名医疗队员,从苏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来到了榆林市靖边县,开始了对靖边县人民医院的对口支援工作。身为医疗队队长,他从来到靖边的第一天开始,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近半年时间里,他只回过两次家,一次是父亲生病,一次是国庆长假。
“无论设备还是技术,我们和江苏都差很远。史教授来医院后,带领医生进行了多例复杂产科和妇科手术,其技术和敬业精神都令我们敬佩。”靖边县人民医院院长陈庆忠说。在靖边县人民医院工作的日子,史明成为医院“随叫随到”、甚至不请自来的医生。他说:“我家离得远,在宿舍待着也没意思,还不如多看几个病人。”
6月13日,他到靖边的第四天,就开展了一台大手术,他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首战告捷!在非常简陋的条件下顺利完成镜下畸胎瘤的剥除!”,在苏州的同事纷纷为他点赞。
身体不适工作17小时
11月8日是个星期六,当天一大早,一名怀有双胞胎的高危妊娠产妇情况紧急,必须马上进行剖宫产手术。当时患者出现严重反应,史明顶着压力成功做完了手术,母子平安。走出手术室时,史明全身的衣服都湿透了。
“当时史大夫说有些头疼,感觉身体不适,我们就让他回宿舍休息。可他却说可能只是感冒,没有大碍,回去洗个澡休息一下就好。”同事莫朝阳回忆。
但没想到仅仅过去十多分钟,那名产妇突然出现急性心衰症状。刚刚脱下工作服的史明再次赶到病房,立即投入大抢救,直到下午16时,产妇的病情才稳定。
因为不放心,他一直守在产妇身旁,17时多,才回宿舍吃上了第一顿正餐。但心里还是放不下这个病人,一遍遍地向支医队友讲述产妇病情,心率多少,血压怎么样,反复回想整个手术过程,还担心会不会因麻醉发生过敏性休克……
22时,放不下心的史明又返回病房,观察病人情况。直到11月9日凌晨1时,看到病人情况已经稳定,在值夜班的医生几番劝说下,史明才放心地回宿舍休息。
这一天,史明带着身体的不适整整工作了17个小时。
史明在榆林支医期间,他不仅为医院的医生传授疾病诊治经验,演示腹腔镜手术,讲解手术器械,还手把手指导手术操作。
9月22日,一患者因胎膜早破行“剖宫产手术”,手术中探查见右侧卵巢增大约6×5㎝,呈囊性,遂行剥除术,剥出大小4个卵巢囊肿。他一边进行手术,一边向同台的医生讲述:“该患者系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考虑为卵巢粘液性囊肿瘤,此类肿瘤易复发。”术后针对该病历,他组织医生学习卵巢肿瘤的分类、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等知识,使医院的医生对卵巢肿瘤疾病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掌握。
“手术来不得半点急躁,动作要尽可能轻柔一点,这样患者术后反应就能小一些、好得更快一点。”他时常这样嘱咐着。
11月6日,他为一位怀孕35周胎膜早破且有瘢痕子宫的病人进行剖宫产手术,在手术前他亲自为病人做好了剔除瘢痕划线,手术时很完美的剔除了腹壁的疤痕,术中他告诉同台的医生:“不要嫌剔除疤痕费时费力,否则患者在二次手术后疤痕可能就更大了,对病人的美容就有影响了,所以不管剔除多费时,原则是必须剔除腹壁疤痕。”
“产钳对胎儿头部损伤比较大,最好是用术者的右手帮助娩出胎头,助手轻轻的帮助孕妇增加腹压,不要使劲、大幅度的增加腹压,那样患者会感到很不舒服的。”他边说边操作。
产后大出血、羊水栓塞、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面对一个个突然发生的产科急诊,他一次次化险为夷;而所有的危机,只要他在,妇产科的医生们就觉得踏实。
在短短近半年的时间里,他累计接诊门诊患者1400余例,收治住院病人70例,开展教学查房113次,参加疑难病例会诊83次,病案讨论29例,开展手术79例,参加重症患者抢救6例。
他曾说,完成支援任务后,他要带着10岁的女儿把壮美的陕北好好逛一逛,尤其要看一看位于靖边郊区的“统万城”遗址。
可如今,他留下一句:“我要去病房看一下病人。”就走了,永远辜负了自己对女儿的承诺!
靖边县卫生局授予他“优秀援靖(苏-陕)医疗队长”称号;省卫生计生委党组授予他陕西省“白求恩精神奖”,并在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开展向其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