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秀评奖成果引领学术发展
科学奖励制度是推动国家学术事业发展的有力杠杆。长期以来,为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我国学术界设立了各种学术奖项。今年,第二届刘诗白经济学奖(2014)评奖结果已于日前公示,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等奖项的评选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围绕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学术奖项评选的实施、反响等话题,记者近日采访了部分奖项的组织者、获得者及相关专家学者。
评选优秀成果 树立学术标杆
近年来,由国家有关部门、科研管理机构和学术社团等设立的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奖项覆盖人文社会科学各研究领域。这些奖项的设立时间及所针对的学科领域、学者群体不尽相同,在学术界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力。比如,每两年评选一次的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自1984年开始,经过多年运作,已成为我国经济学界公认的最高荣誉奖,许多对中国改革和发展理论及实际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都获此殊荣;由中国人民大学设立的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面向全国,表彰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专家学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起设立的“胡绳青年学术奖”旨在鼓励青年社会科学研究者出好成果,尽早成才。
这些奖项多以老一辈学者的名字命名。在日前举办的山东大学董治安先秦两汉文学与文献研究奖颁奖仪式上,该校副校长陈炎表示,老一辈学者为学术与教育事业殚精竭虑,他们的名字是学术发展史上的丰碑,以他们的名字命名奖项,目的是推动学术发展与传承,也是对老一辈学者及其研究成果的最好纪念。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秘书长季为民表示,学术评奖旨在通过优秀成果的评选,确立学术发展的标杆和方向,从而推动科学研究的开展,提升科学研究的水平。
曾担任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介绍说,该奖项力求优中选优。以2006年第十二届评奖为例,101部参选作品中只推出了3部获奖作品。
“随着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评奖制度化已成为学术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时期哲学社会科学繁荣的表征。”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杜桂萍认为,目前,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奖励形式、层次和内容都呈现出科学合理的态势。客观公正、层次分明的学术奖项不仅促进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也使许多优秀成果脱颖而出,很多学者特别是青年学者倍受鼓舞。
除了成果奖励,人才奖励也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奖励的重要组成部分。获得教育部2012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称号的杜桂萍格外珍惜这份荣誉,她说:“学术奖励对于带动一个团队和一个地区的学术繁荣,促进整个学术生态的平衡发展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学术论文能否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上也成为社科成果评奖的重要标准。杜桂萍表示,以《中国社会科学》为代表的权威期刊之所以被认同,绝非单纯依靠量化指标,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长期保持较高学术水准,产生了重要学术影响,因此得到学界广泛认同。
获奖不是终点
谈及2013年获第二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的感受时,张卓元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取得是很艰辛的,往往要坐得几十年冷板凳。每一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做学问都希望得到社会的肯定,产生一定影响力,而学术奖项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发挥着一种激励作用,尤其是鼓励年轻学人朝着这样的方向去努力,做出更多、更优秀的成果。
青年学者、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董秀芳对此感同身受。她曾获2012年第六届胡绳青年学术奖,在发表感言时说,其学术事业得益于卓有建树、德高望重的前辈的引领、指导与鼓励,这次获奖体现了老一辈学者对年轻一代的鼓励与厚爱,以及对学术进步的殷切希望。她表示获奖激发了她继续前行的勇气,希望做得更好,无愧于这个奖项。
兼任第六届胡绳青年学术奖励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长的季为民告诉记者,学术评奖让从事科研并取得成果的学者获得应有肯定和鼓励,能调动学者继续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中青年学者更需要这种肯定和鼓励。
在很多学者看来,学术评奖绝不是“一锤子买卖”,它有力推动了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工作向前迈进。杜桂萍介绍说,获得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称号的学者要在五年的工作期内完成一系列重要工作,而许多重要学术成绩就来自其中。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教授吴承学的“中国文体学”系列成果正是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这一奖励的推动下完成的。这不仅是一个奖励制度,也是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
完善学术评审机制
排除“非学术”因素
通过此次采访,记者发现,在各种学术奖项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同时,一些学术奖项由于缺乏资金无法正常运行,或只评选一次就归为无声、或不能按照既定章程有规律地进行周期评选。
得不到学界认可是一些奖项难以为继的重要原因之一。有受访学者表示,近年来,由于市场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学术人情化”、“学术经济化”渗透到学术评奖中,行政干预、利益驱动、活动公关、暗箱操作等在学术评奖中时有发生。
“非学术”因素的渗入和影响导致了不公正的评价结果“出炉”,引起各界的关注及批评。有学者甚至认为,部分学术评奖正在走向“异化”,成为学风不正、学术腐败的新源头和生长点。张卓元告诉记者,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也曾遭遇类似困扰,但评委会坚持“以成果的质量为唯一标准”的严谨原则挡住了不正之风的侵蚀。受访学者呼吁,学术评奖应完善评审机制,排除干扰,捍卫学术本身的神圣性与纯粹性。为此,可尝试加入科学的回避制度和严格的问责制度。
相对而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需要的评价和认可周期比自然科学成果的要长。因此,季为民建议,学术评奖应该细化出更多元、更具体的目标和功用,既要有对几十年磨一剑的学者或学术成就的重大表彰,也应根据不同目标和阶段奖掖小有创新的阶段成果。陈炎提出,可围绕获奖作品组织学术研讨,共同讨论其学术价值及创新所在,并将作品与研讨成果一并修订成文集进行出版,以此推动获奖成果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今天的学术评奖机制应在尊重相关领域专家话语权的同时,进一步发挥权威学术期刊引领学术,以及评价学术成果的积极作用。”杜桂萍表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术评奖处于前沿位置,捕捉到最为准确、更为生动的学术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