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严标准治污降霾保卫蓝天

20.11.2014  11:56

  11月13日,赵正永书记主持召开省委治污降霾专题会议,听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研究部署今冬明春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这也是继4月3日专题会议之后,省委一年内再次召开的高规格的治污降霾专题会议。

  省委副书记、省长娄勤俭,省政协主席马中平,省委常委魏民洲、景俊海、毛万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静芝,副省长张道宏,省政协副主席周卫健和省级有关部门及大型企业、关中各市主要负责同志出席。

  会议指出,今年1-10月,关中地区静态削减煤炭消费量476万吨,抵消新投产项目煤炭增量后,动态削减煤炭249万吨,消费总量下降3%左右,首次实现负增长;共拆除燃煤锅炉2130台;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辆约11.7万辆;从10月1日起,全省范围内的所有加油站,全面供应国Ⅴ汽油、柴油;同时,积极推进工业污染治理,截至目前,全省2687万千瓦机组实施脱硫,2229万千瓦机组完成脱硝改造,分别占火电总装机容量的94%和78%。44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100%实施脱硝,75平方米以上钢铁烧结机全部实施脱硫;西安、宝鸡和咸阳等市在扬尘防治上已全面实行网格化管理。各级政府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扎实推进,初步建立了起“上下联通、部门联动、区域联控”的治污降霾防控体系。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西安市空气质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明显好转,今年1-10月优良天数为179天,同比增加69天;重度以上污染35天,同比减少23天;PM 10 和PM 2.5 平均浓度分别为147和7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1%和24.8%。从3月份开始,西安市已连续8个月退出全国74个城市后10排位。

  赵正永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指出,今年以来,省级有关部门和关中各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真抓实干、持续用力,推动全省治污降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雾霾治理的成效充分说明,只要我们努力推进,污染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进入冬季采暖期,灰霾天气易发多发,各市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再接再厉,持之以恒打好治污降霾攻坚仗。要完善实战型降霾指挥工作体系,建立各市联动协调作战机制,科学宣传治污降霾工作措施和成效,努力形成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保卫蓝天的良好氛围。

  赵正永强调,全省上下要统一思想,坚持把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经济发展要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一致,当前做不到协调一致的,就一定要为生态文明建设让路。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不能一味地追求GDP,一味地追赶超越,必须要坚持生态文明。

  赵正永对今冬明春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提出了十点要求:一是要党政合力,把治污降霾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盘考虑、摆在突出位置,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严格的标准治理灰霾污染,做到为子孙后代计、为长远发展谋。二是继续压煤减排,认真落实关中地区1000万吨燃煤削减任务。要做好统筹规划,关中地区不再建设水泥项目,今年年底前华能电厂要实现超净排放,明年关中地区所有电厂要实施超净排放改造。要充分发挥陕西的天然气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气化陕西建设。三是严格施工管理,西安市每年11月至来年3月期间,严禁新项目动工,所有建筑工地停止土方,要引导建筑施工企业自觉调整工期。四是切实抓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明年全面淘汰10万千瓦以下小火电机组,推进新能源建设,加强新能源利用,切实做到存量调结构腾空间、增量优结构扩空间。五是对环保大检查中发生的工业园区环境问题,要盯着办、逐个落实,对各县的工业园区建设情况逐个排查,凡是设立5年以上仍没有实质性建设的,一律取消,园区的配套环保设施必须限期建成投入使用。六是要在重要区域、重要时段采取喷雾降尘等工程措施,以千里绿色长廊等为载体推动增绿工作,优化公园、湿地建设和布局,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七是要强化执法监管,环保部门对污染企业要点名道姓通报批评,亮出黄牌督促整改,对违法企业的法人代表要进行环保培训,确保法律刚性约束、落实到位。八是加强科技研究,发挥科技引导支撑作用。九是科学宣传,向公众宣传雾霾治理的长久性和阶段性。十是建立更加紧密的关中联动协调机制和联合督办机制,提高重大活动环境保障能力。

  据了解,去年3月29日和今年4月3日,陕西省委连续两年召开高规格的大气污染防治专题会议,要求各市每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向人民代表报告大气污染防治情况。日前还印发了《陕西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成立了大气污染应急指挥部,由主管省长担任总指挥长,分级分部门负责应对重污染天气。并在当前政府机构削减的情况下,在省环保厅批准增设了副厅级的大气污染治理办公室,为全面推进治污降霾工作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秦熠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