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权力“减法”换群众满意“加法”
文/李勇 陈晨
陕西省渭南市近年来严明干部选拔任用纪律、科学完善考核机制,力戒干部庸政懒政,同时建立权力清单、推动简政放权,划定政府权力边界。渭南依法治官、治权之举,也给人以深刻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从严治党,重在从严管理干部。在新形势下依法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既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一道生动的“考题”,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现实需求。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治权先治官,治官必从严。今年7月,渭南市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严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纪律的暂行规定》,通篇采用“不得”、“不准”、“不能”等禁令性要求,力图将领导干部手中的“选官权”关进“带电的笼子”,解决“牛栏关猫”、搞变通等问题。
与此同时,渭南还在全市干部中建立日纪实、月讲评、季度考核制度,将之与年终考核、选拔任用、奖励惩戒挂钩,扭转部分干部人浮于事的作风。严格的纪律要求和考核机制像一把“戒尺”,让干部履职心存敬畏、不再无的放矢。对此,渭南不少机关干部感慨,“混日子行不通了。”
依法治官与依法治权相辅相成。一同被装进“透明玻璃瓶”中的,还有一些部门手中的审批权力。
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勇于担当。”然而在现实中,一些政府部门掌握的审批权限过大,干部违法违纪腐败现象频发。
渭南高对列权力清单的过程,作为摸清权力家底,重塑服务意识的良机。在渭南市近期公布的清单上,272项行政审批事项一览无余,一同公布的还有取消、下放的141项权力。仅将国产免检小型汽车注册登记和科目一考试业务下放到区县一级,全年即可为群众节约办理业务路费和食宿费用3000余万元。
渭南给“权力”做减法,换来了群众满意度和政府服务效率的“加法”。“一加一减”之间,党风正了,政风清了,权力寻租的空间被压缩,“为官不易”、“严以用权”成为新常态。
“道私者乱,道法者治。”渭南市依法治官、依法治权,不失为基层政府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有效探索。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让干部在阳光下依法履职,既是中央的明确要求,也应当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行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