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企纾困 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市场监管总局召开2022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6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围绕“助企纾困,支持市场主体发展”主题,召开2022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于军:
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场监管总局2022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本次发布会的主题是:助企纾困,支持市场主体发展。
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底气所在、韧性所在,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关键力量。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各类市场主体,尤其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帮助广大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稳定预期、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助企纾困帮扶措施,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解决实际困难,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
为进一步做好相关政策宣传解读,今天我们邀请到市场监管总局登记注册局局长杨红灿先生、质量监督司司长刘敏女士、标准创新司司长肖寒先生、计量司一级巡视员张益群先生、质量发展局副局长王贇松先生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综合考虑疫情影响和宣传效果,今天的发布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召开,我们邀请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凤凰卫视等部分新闻媒体现场参会,其他媒体通过线上形式参会。在此,我谨代表市场监管总局对各位关心市场监管工作的媒体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由我向大家发布相关工作情况。
一、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帮扶市场主体提质增效升级。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决策部署,发挥质量政策在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方面的作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纾困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专项行动的通知》,通过质量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应用,统筹发挥计量、标准化、认可、合格评定等要素,综合运用质量提升、登记注册、知识产权、药品监管等职能作用,部署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惠百城助万企”、“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食品生产“千企万坊”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以实际行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二、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增强企业质量提升内生动力。
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要求,今年市场监管总局聚焦广大中小微企业,针对质量安全监管中发现的突出质量问题,部署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从产品、企业、产业三个层面开展多层次、立体化帮扶,推动提升市场主体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产品供给质量。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积极行动,一方面坚决守住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底线,保障民生安全;另一方面加强监管与服务的融合互促,对发现问题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增强企业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着力做到“四个聚焦”——聚焦稳主体,帮扶提升中小微企业质量能力;聚焦强链补链延链,帮扶提高重点行业质量水平;聚焦区域经济发展,帮扶推动重点区域质量升级;聚焦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帮扶规范新兴领域质量管理。截至目前,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质量技术帮扶覆盖企业超过1.8万家,其中9成以上是中小微企业。
三、促进市场主体平稳发展,夯实高质量发展微观基础。
今年以来,尽管各类市场主体遇到一些新情况、新困难,但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市场主体的发展韧性也在不断增强,今年以来新设市场主体数量保持基本平稳。
截至2022年5月底,全国登记在册市场主体1.59亿户,比2021年底增长3.6%。其中企业5011.9万户、增长3.5%,个体工商户1.07亿户、增长3.7%,农民专业合作社222.7万户、增长0.4%。2022年1-5月,全国新设市场主体1151.4万户,同比增长0.8%。其中个体工商户805.7万户、增长3.8%。
随着疫情得到有效防控、政策效应持续发力,市场主体发展将得到有力支持,为宏观经济基本盘提供强有力的微观基础。市场监管总局将积极推动更多支持政策尽快出台,为经济发展留住“青山”。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记者:
近年来,受疫情影响,个体工商户经营困难。请问针对个体工商户当前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总局将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为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
市场监管总局登记注册局局长杨红灿:
个体工商户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当前个体工商户发展总体平稳,但受多重因素影响,仍存在政策获得感不强、流动性不足、成本上涨、融资困难等诸多困难和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充分发挥部际协调机制作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支持力度。
一是推动出台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政策文件。市场监管总局会同相关部门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个体工商户解难纾困和长远发展,在集成疫情以来市场主体各项帮扶政策基础上,从税费优惠、房租减免、金融支持、就业培训等方面提出一揽子支持措施,同时,深入研究对个体工商户分型分类帮扶、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等,健全个体工商户服务保障体系,优化发展环境。
二是加快修订《个体工商户条例》。《个体工商户条例》是目前我国法律体系中唯一针对个体工商户的专门性立法,对推动个体经济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行《条例》更多涉及个体工商户登记注册和日常监管内容,与当前支持发展的总体要求不相适应。我们正在推动尽快修订《条例》,立足服务个体工商户发展,完善各项扶持政策,保障个体工商户政治经济地位,保护其合法权益,促进健康发展。
三是贯彻《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和“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降低准入成本,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提升登记注册规范化水平,完善市场主体歇业受益所有人备案等制度措施。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的应用场景,为市场主体在跨部门、跨领域办事提供便利。
四是举办“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市场监管总局将于第三季度会同相关部门开展“个体工商户服务月”活动,聚焦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需要,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政策咨询、用工对接、金融支持等各项服务,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个体工商户的良好氛围。
五是扩大政策知晓度和惠及面。2021年底,市场监管总局建设运行了“全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服务网”,为数以亿计的市场主体提供了了解、申请、享受优惠政策的便捷通道,推动各项惠企纾困政策更好落地实施。截至目前,网站日均访问量1031.51万次,日均查询量325.74万户次。我们将继续完善网站服务功能,整合各方面政策信息资源,着力解决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信息不对称难题。
六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今年将部署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集中4个月左右时间,组织开展“立足职能,党建引领,全面加强市场主体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广泛动员市场监管系统干部,深入各类市场主体和生产一线,了解“小个专”党建工作情况,帮助市场主体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振奋市场主体发展信心。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我们注意到,今年4月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印发了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的通知。请问总局组织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主要是基于哪些因素考虑?
质量监督司司长刘敏:
谢谢大家对质量技术帮扶工作的关注。我们组织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防范化解重点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群众人身健康和安全。二是助力广大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帮助广大中小微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水平,降低因质量问题带来的额外成本。三是增强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的内生动力,增加优质产品供给,满足人民群众美好质量需要。“提质强企”行动开展以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帮扶企业降成本提质量。福建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福建省科技厅派出100名科技特派员进驻企业帮扶,指导企业开展技术人员培训,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支持帮助企业质量技术攻关,促进新产品研发创新。广东省市场监管局依托“粤品通”质量技术帮扶平台,面向全省中小微企业免费发放2000万额度的产品检测券,直接降低企业成本。同时,“粤品通”质量技术帮扶平台持续为全省工业产品经营者免费提供产品质量管控“体检”和质量提升技术帮扶服务。
二是切实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出台工业产品生产许可惠企政策,对受疫情影响需办理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实行全程网办和容缺办理,并组织开展公益培训,针对企业质量问题开展个性问诊,帮助企业解难纾困。吉林省市场监管厅为受疫情影响的钢铁企业开通“绿色通道”特事特办,保障重大项目工程供货。
三是有效保障民生产品质量安全。河南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安阳市局建立婴幼儿童装质量服务小站,有效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实施质量服务小站以来,安阳婴幼儿童装产品合格率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帮扶提高电动自行车行业产业链质量水平,大力治理电动自行车车灯、反射器、充电器等突出质量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四是帮扶提升产业质量水平。内蒙古、黑龙江、浙江、广西、云南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分别针对羊绒、石墨、阀门、电动自行车头盔、普洱茶包装用纸等产业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升产业质量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总结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在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中的典型做法,组织开展交流推广,切实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推动质量技术帮扶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经济日报记者:
中共中央、国务院去年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指出,要充分释放市场主体标准化活力。请问在助企纾困方面,如何发挥企业标准化的作用?
标准创新司司长肖寒:
标准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基础,企业通过标准化工作能够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2015年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部署“放开搞活企业标准”。2018年修订后的标准化法正式实施,取消了企业标准备案制,实施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企业标准由备案制改为自我声明公开后,实现了便利化和信息化,从原来备案标准平均14天缩短至现在公开一项标准只需10多分钟,减轻了企业负担,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激发了企业的标准化活力。据统计,2018年底累计有194354家企业在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自我声明公开899200项标准;2021年底353963家企业自我声明公开了2151078项标准。与2018年相比,2021年自我声明公开的企业数量翻了近一番,自我声明公开标准数量增加了一倍多。
在助企纾困方面,我们深化企业标准化工作改革,促进提升企业标准化能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积极推进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的实施,为企业宣传自己产品和服务提供了一个权威的平台。2022年以来,在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新增近2万家企业,自我声明公开了20多万项标准。二是大力开展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实施工作,截至目前,1276家企业的2160项标准成为了全国的“领跑者”,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三是大力推进民营经济标准创新工作,与全国工商联共同举办民营企业标准化公益大讲堂,近2万人次在线参加,提升了民营企业的标准化意识。四是深入开展对标达标活动,全国近200个城市4.3万家企业,与3565个国际国外先进标准进行比对,推动1379个产品门类的10万余项产品对标达标,以先进标准引领企业产品质量提升。比如:义乌市通过“亮标、对标、提标、宣标”,实现市场经营户、采购商供需信息精准对接,助力小商品企业的产品销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记者:
刚刚主持人介绍,总局印发了《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纾困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专项行动通知》,请问针对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当前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如何发挥质量基础设施作用助企纾困解难?
质量发展局副局长王贇松:
感谢你的提问。我国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量大面广,是经济发展中坚力量,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主体。针对疫情以来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需求,我们在综合分析研判基础上,充分发挥质量政策在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方面的作用,于6月18日印发通知,部署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纾困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专项行动,提出一揽子具体实在的措施,助力企业降成本、提质量、增效益。《专项行动》主要包括4个方面11条具体举措。
一是在发挥质量基础设施作用方面,大力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惠百城助万企”活动,在不少于100个城市升级服务内容,助力不少于10000家企业解决质量难题、提升质量效益。总局推广应用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20个典型案例单位,包括柳州螺蛳粉质量检测服务站等,我们要求逐一制定专门方案,在助企纾困方面发挥表率作用,切实推动工作流程规范化、创新做法制度化、成熟经验机制化。
二是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方面,面向行业质量发展瓶颈明显的产业聚集区,开展工业产品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倡导大型企业和“链主”企业,将链上中小微企业纳入共同质量管理体系,鼓励中国质量奖等获奖企业向中小微企业开放共享质量经验,推动先进质量理念、质量管理模式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开展广告企业“大帮小”行动、特种设备质量提升行动、食品生产“千企万坊”帮扶行动。
三是探索完善新型监管模式方面,完善产品安全沙盒监管制度,在坚守产品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对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适度包容审慎监管,提振质量创新信心。严厉打击和整治医用防疫物资领域的突出问题和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使用环节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持续加强价格执法检查,严厉查处哄抬价格等价格违法行为。
四是在加快登记注册流程,发挥“小个专”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和行业协会作用方面,充分依托“网上办、掌上办、寄递办、预约办”等有效手段,进一步提升企业登记注册、药品审评审批注册等办理时效。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学会等社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标准制定、品牌建设、质量管理等技术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完善质量政策体系,推动质量变革创新,持续开展质量基础设施综合应用和协同服务,为广大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创新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质量技术帮扶,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凤凰卫视记者:
计量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支持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请问,近年来计量在助企纾困解难,帮助中小企业发展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计量司一级巡视员张益群:
市场监管总局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计量支持帮扶力度,连续三年组织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建立了“计量服务中小企业公共平台”,组织开发了“企业计量公益课程”,完善中小企业计量技术咨询“直通车”服务,帮助中小企业获取计量法规、政策和信息,解决企业计量技术问题。三年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共组成各类计量技术服务队11000余个,帮扶企业16.5万余家,提供各类计量技术服务近100万人次,开放计量实验室14000余家,共享仪器仪表设施8万余台(套),帮助近1.5万余家企业完善测量管理体系,为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计量支撑。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计量服务中小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在原有计量服务中小企业举措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提出了一些实招和硬招,主要包括4个方面,9条具体举措:
一是在帮助中小企业获得和理解政策方面,充分发挥计量服务中小企业公共平台等各类政策服务数字化平台作用,汇集各类计量助企惠企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权威计量政策解读,帮助中小企业及时、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计量政策,提高计量政策知晓率和惠及面。
二是在帮助中小企业减免费用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对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计量检定、校准费用实行优惠,可以采取减收、免收、缓收等措施。鼓励各地开设中小企业计量行政审批绿色通道,最大限度降低审批时限,并根据企业需求给予必要的指导帮扶。
三是在对中小企业技术帮扶方面,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集中小企业实际计量需求,主动靠前服务,组织和汇聚各类优质服务资源进企业、进园区、进集群,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计量技术实际难题。鼓励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碳计量中心、各级计量技术机构等为中小企业提供能源计量和碳计量服务,助推中小企业降本增效。深化中小企业计量人才培训,推出系列“企业计量微课”线上课程。
四是在稳定产业链助力中小企业方面,深入实施计量中小企业伙伴计划,发挥大型企业带动作用,鼓励大型企业建立计量协同创新中心,向中小企业开放计量实验室,推动计量要素共享,促进计量技术资源开放,降低中小企业计量创新成本。推动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面向中小企业开展计量测试等技术服务,助力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复工达产。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推动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让中小企业切实享受到政策红利,同时,发挥49家国家级、近百家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作用,以及29家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2000余家计量技术机构作用,动员各方资源,给中小企业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更好支撑和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市场监管总局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于军:
感谢记者朋友们的提问。因为时间关系,今天我们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想了解的其他问题,请会后与新闻宣传司联系。
再次感谢大家出席此次发布会。会议到此结束。谢谢!
编辑:刘伟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