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坚守盼传承 陕西部分传统手工艺传承人心声
新华社西安6月11日专电 在陕西省澄城县尧头窑遗址区,一座建于清同治年间的窑炉每隔几日便有火苗蹿出。这座窑炉的主人名叫周铁怀。
64岁的周铁怀是尧头周姓家族第十世孙,也是传统尧头陶瓷制作工艺的坚守者。说起尧头陶瓷的制作技艺,他的语气充满了自豪,“从采矸耙泥、踩泥揉泥,到起锥拉坯、晾坯修坯、上釉晾釉,再到装窑烧窑、开窑出窑,72道工序全部手工完成,对匠人的手艺要求极高。”
这之中最难的就是烧窑。“难就难在掌握火候。”周铁怀说,与现代的电窑和气窑不同,尧头窑没有任何温度指示标志,何时通风、何时加煤全凭手艺人的经验,“技术不好的,一窑里面60%是残次品也是常事”。
为了规模化生产,大部分尧头陶瓷作坊早已改用电窑或气窑。2007年以后,当地坚持古法制瓷的一共只有三户,他们的生意也大不如前。
更让周铁怀忧心的,是很少有年轻人来学艺。一心抱着“不能让这烧了千年的炉火熄灭”的信念,周铁怀愿意将毕生技艺倾囊相授。可是,他收过的徒弟屈指可数。“年轻人都外出打工赚钱,像烧瓷这样的辛苦活,没人愿意干了。”望着遗址区里许多荒废了的窑炉,周铁怀神情落寞。
为了把手艺传下去,传承人们奔走着,忙碌着。
年过七旬的澄城刺绣手艺人刘秀花,自从去年在澄城县老年大学办了刺绣培训班后,更忙了。为了上好每周的两节课,她要花大量时间备课、钻研施针用线、解答学生疑问。最近她又应邀为政府办的妇女再就业技能培训班授课。
“我这是‘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飞蹄’,只要能把这门手艺传下去,我越忙越精神。”她说。
刘秀花从小跟随祖母学习刺绣,无论上学还是工作,只要有闲暇时间,她便拿起绣针。退休后,她开始专心研习刺绣技艺,找老一辈的艺人讨教、与爱好者们切磋,并向年轻人传授。凭借高超的技艺,她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澄城刺绣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刘秀花家中有一间教学室,专用于传授技艺。从这里走出过2位澄城刺绣地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和6位县级代表性传承人。澄城刺绣协会的50多位会员中,也有不少人是从这里开始接触并爱上刺绣的。为了扩大影响,招收更多的学生,刘秀花在澄城县老年大学开办了刺绣培训班,常年招生,免费培训。现在培训班已有学员60余人。
尽管想方设法传授技艺,刘秀花依然对澄城刺绣的未来感到担忧,“现在机绣盛行,手工刺绣耗时耗力,成本高效益低,难以产业化生产。也正是这个原因,现在很少有年轻人愿意静下心来学艺了。”
受到电动雕刻工具和技术的冲击,68岁的绥德石雕匠人汪建勃却对纯手工雕刻技艺仍抱有信心。
出生于石匠世家的汪建勃,从小对石雕有着浓厚兴趣,13岁起便拿起了工具,跟随村里其他的老艺人做起了石雕。他手上长满厚厚的茧子。
据汪建勃回忆,上世纪七十年代绥德石雕就作为工艺品远销海外。到八十年代,汪建勃家所在的薛家河镇谢家峁村以及四十里铺镇鲍王家沟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办了石雕作坊,敲击石块发出的“叮叮当当”声在村子里此起彼伏。
如今,在210国道绥德四十里铺沿线两旁,坐落着40多家大小不一的石雕工厂,各种造型的石雕产品在道路沿线排开,形成一条“石雕长廊”。然而,因扩大生产的需要,石雕厂纷纷引入电动雕刻工具,金石之声逐渐被机器的轰鸣声所取代。
在自家的石雕作坊中,汪建勃坚持着一手锤一手錾纯手工雕刻。“手工雕刻、机器雕刻各有千秋,但是我相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工雕刻的收藏价值会被更多人认同,这是传统石雕技艺的一条出路。”汪建勃说。除了自己的三个儿子,汪建勃手把手教出的徒弟有20余人。(记者 蔡馨逸)
进入论坛 字体设置 大 中 小 来源:新华社 编辑: 韩睿 西部网内容微首页 网站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