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档案 传播文化”优秀征文展示】绿色记忆

26.10.2019  23:21

亲爱的同志们!现在已经是春天了,正是植树造林的好时光。祖国的大地在向我们招手,让我们互相勉励,互相支援,开展植树造林的大竞赛,掀起一个绿化祖国的高潮。”这是一封来自1956年陕西、甘肃、山西、内蒙古、河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全体代表致全国青少年的信中的倡议。就是在这次会议上,拉开了全国青少年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序幕。

1956年3月11日,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全体代表致全国青少年的信

把祖国绿化起来

旧中国经过长期的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森林资源遭到大规模破坏。从北洋统治到民国时期,连年战乱、烧树毁林,可谓“大兵所至,无树不伐”,兵燹过后,一片狼藉。加之日本帝国主义在侵略中国的15年间,在东北地区就毁坏了我国200多万公顷森林,掠夺了1亿立方公尺之多的木材。所以在新中国成立时,遗留给人民的只是童山濯濯,黄沙滚滚,森林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7.9%,林业建设等于从头做起。而从我国第二大河黄河流域来看,甘肃东部、陕西的大部、山西大部以至河南西部,由于土质疏散、树木稀少,每年都有大量土壤由于雨水的冲刷和风力的剥蚀遭受损失,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因此,在黄河中游地区开展群众性的造林运动,已是迫在眉睫。这种情况下,1955年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绿化祖国的号召:“从1956年开始,在12年内,绿化一切可能绿化的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上荒山上,只要是可能的,都要求有计划地种起树来。

一定要把祖国大地变成绿色的海洋

毛主席“绿化祖国”的号召深深扣动着我国广大青年的心弦。一时间,“为祖国植树,为社会主义造林”成为全国青年的口号,从1955年秋季到1956年春季,全国有6660万青少年投入到这场空前壮阔的植树造林运动中,造林面积达到546万多亩,种植树木共22亿多株。

为了进一步推进这场运动,1955年10月26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决定于1956年3月1日在延安召开陕西、甘肃、山西、内蒙古、河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代表们对这次造林大会都极为重视,情绪普遍高涨。许多代表接到参加大会的通知以后,激动地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到处向群众宣传植树造林。大家说能到革命圣地——延安,这是他们最大的光荣。

1955年10月26日,青年团中央关于召开陕西、甘肃、山西、内蒙古、河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的决定

1956年3月1日至11日,陕西、甘肃、山西、内蒙古和河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在延安隆重举行。参加这次大会的五省(区)及全国27个省、市16个民族的代表共计1204人。除了各级团的干部、林业干部、林业工人、团支部代表及造林积极分子外,还有部队、铁道、教师、水利等各行代表,其中陕西省的积极分子代表266人。

1956年3月2日,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情况简报

大会会场设在原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礼堂。礼堂的上方飘扬着鲜艳的国旗和一排红旗,挂在礼堂门前左右两壁的两幅金子大标语,向到会的造林积极分子和全国青年、少年发出这样的号召:“青少年们!绿化黄土高原,控制水土流失,和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作斗争。”“青少年们!都来采种育苗,植树造林,护林防火,让祖国河山更加美丽。

这次大会上,时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书记处书记胡耀邦在会上宣读中共中央致大会的贺电。贺电要求我国1亿2千万的青年都积极行动起来进行植树造林:不但要快造,而且要造好;不但要多栽,而且要栽活;不但要植树,而且要育苗;不但要造林,而且要护林。最后,胡耀邦要求,“我们一定要在12年内把伟大祖国绿化起来,一定要把祖国的大地变成绿色的海洋。”贺电给了代表极大的鼓舞,许多代表听了党中央的贺电,干劲十足,他们一个个决心用实际行动来响应这次大会,决不能给党丢脸。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省杭州市苗圃技术员黄根品在大会上发言:“一到延安就把我们的心吸引住了。绿化延安比绿化杭州更重要。我衷心地要求组织,允许我留在延安工作,我愿意用自己的双手和延安的青年一起,把我们革命的发源地首先绿化起来”。

1956年3月1日,中共中央致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的贺电

为十年绿化陕西而奋斗

在这次五省(区)造林大会上,青年团陕西省委书记白纪年代表陕西作了《为十年绿化陕西而奋斗》的植树造林规划报告,报告要求全省青少年在10年内绿化全陕西省。当时正值国家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也是陕西省建国后造林普遍开展阶段,陕西的代表们都把这次会议精神当作自己的“行动纲领”和“奋斗目标”,决定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强烈意识带领全省青少年投入到这场盛大的植树造林运动中。

青少年们为绿化全陕西都卯足了劲,他们积极学习造林技术和科学知识,勇于承担急、难、苦的任务,充分发挥突击队的作用,一个个由新手变为内行。在1956年春季造林时,全省组织了青少年突击队36000多个,通过营造“青年林”“少年林”“三八林”“复原军人林”“社会主义友谊林”,取得了显著成绩。广大群众称赞青年突击队是“老虎队”“开路先锋”“一个能顶两个半”。值得一提的是,延安县南关小学少年儿童积极响应绿化延安的号召,他们听了毛主席在杨家岭植树的故事,觉得自己“不为绿化延安做件好事,就不配做毛主席的好孩子。”青石山上土薄石硬,他们用小书包从山脚下把土一包一包背上山;沙石滩育不成苗,他们利用课外时间,把沙石一筐一筐抬出去,又爬山把好土一筐一筐运回倒在苗圃地里;施肥时,不嫌臭,不怕脏,在学校厕所里挖大粪;护苗时,大家都说:“树是我们亲手栽的,咋能叫小树受伤害”,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他们都争当小树的“保护伞”。

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举不胜举。被造林大会批准留下的黄根品,从南方来到西北高原,克服了水土不服的困难,最后扎根延安植树造林事业23年。就如同从南方移到延安的水杉,一开始并不被人看好,但他悉心研究,慢慢改变其习性,使之能够更好地增强抗寒和存活能力,从移栽时小拇指粗细的水杉到了70年代长到了10多米高的合抱之木。在寒冷地带不宜栽种的松柏也成功根植于宝塔山、杨家岭、枣园等地。正是他这种善于钻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让从外地引进的雪松、云杉、水杉、银杏等多种珍贵树木,都在延安茁壮成长。

1956年4月19日,国务院人事局关于调黄根品同志到延安工作问题给浙江省人事局的通知

正是得益于陕西青年不懈的努力和冲天的干劲,使得陕西省十年来的林业建设有了很大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滥伐到培育,从零星植树到成片造林,从点缀风景到消灭沙荒山荒。这期间,营造了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护堤护岸林、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等3429万亩,森林复被率已由解放前的10%提高到20%以上,初步形成当年造林大会流传出的歌谣“远山高山森林山,近山低山花果山,山坡背荫松柏树,杨柳栽满河道边”的雏形。

初心不改,绿化不停

五省区植树造林大会后,植树造林就成了各级共青团组织的一项传统工作持续坚持了下来。但那场像火一样点燃了青年人造林热情的运动,却被接下来的“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甚至“文化大革命”等一盆又一盆的“冷水”浇的荡为寒烟了,直接导致我国在1958年至1976年,植树造林工作基本处于停滞阶段。拿陕西省来说,虽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造林成绩显著,甚至在“大跃进”期间造林成绩更佳,但由于缺乏专业技术指导,育苗数量、质量不高,护林技术又缺乏,再加上“大炼钢铁”“大办食堂”等因素,使森林大规模遭到毁坏,造成了“年年造林年年光,年年栽树老地方”的现象。

虽然植树造林这条路崎岖不平,但“火苗”还在,青年人绿化祖国的“初心”还在,就像把青春献给延安绿化事业的黄根品一样,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被调到林业部三北防护林建设局任副局长,这颗“延河畔上的柳”,又开始带着愚公移山的劲头,时刻做好接受雪欺霜凌的考验,继续扎根于我国北方的绿色万里长城——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中。而1979年全国青年造林大会在延安的又一次召开,意味着中国亿万青少年,继续发扬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的精神,再一次充满斗志地站在了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最前列,继续这场绿色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