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伽蓝记:古朴的大雁塔曾经是印度风
大雁塔最初是一座印度风古塔。(央视《新丝绸之路》纪录片截图)
高宗李治后来将其增高至9层,并改造成中国风格。(央视《新丝绸之路》纪录片截图)
“伽蓝”——意为僧院,即梵语“僧伽蓝摩”的略称,是佛寺的统称。北魏时期的杨衒之曾以《洛阳伽蓝记》为题,记录了洛阳佛教的兴盛。作为中国佛教另一大重镇,西安,乃至整个陕西,同样拥有着深厚的佛教文化。这里寺院佛塔林立,八大宗派六个都在陕西。从古至今,大批的高僧大德活跃于此,也留下了不少轶闻佳话……
姑且也以“伽蓝”为题,在一千多年之后,在第二十七届世界佛教徒联谊大会来临之际,西部网推出系列报道,以历史遗存和佛教人物为线索,探寻三秦大地上不为人知的佛教故事与典籍。
作者 敬泽昊
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长孙皇后去世十二周年。她和李世民的小儿子李治此时已贵为太子,因怀念母亲,故而在隋朝无漏寺的废墟上,修建了慈恩寺。
在建造之初,慈恩寺便已奠定了其在长安城诸多寺院中显赫的地位。而大名鼎鼎的玄奘法师的“加盟”更是给这里平添了许多传奇色彩。
高规格的落成大典
史书上说整个修建工程“穷班孪巧艺,尽衡霍良木”、“文石、梓桂、橡樟、并榈充其材,珠玉、丹青、赭垩、金翠备其饰”。按照设计,寺院共计十余院1897间房,“重楼复殿,云阁洞房”、“床褥器物,备皆盈满”。
在当年十月,太子李治又奉父亲唐太宗的诏命,为这里招募僧人——共度僧300余人,并邀请50名高僧大德来此修行,这其中就包括唐玄奘。
为庆祝唐玄奘出任慈恩寺主持,暨慈恩寺落成大典,唐太宗举办了规模宏大的仪式——玄奘从印度带回的经卷、佛像等,在车队的护送下,浩浩荡荡的由弘福寺运往慈恩寺。太宗李世民、太子李治及后宫妃嫔立于安福门之上“手执香炉,目而送之”,而围观的群众更是数不胜数。
长孙无忌、李绩以及褚遂良这三位重臣,奉旨将这些珍贵物品安放于慈恩寺内,同时为李世民量身打造的“秦王破阵舞”,则被恩准在寺内演出。
编辑:李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