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马大为等7位科学家共获未来科学大奖

09.09.2018  15:52

  中新社北京9月8日电 (记者 张素)8日,刚至“米寿”之年(88岁)的中国知名科学家袁隆平接到一通电话:恭贺他与其他两位科学家共获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的“生命科学奖”。

  创立于2016年的未来科学大奖是民间科学奖项,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该奖项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旨在奖励在大中华区取得杰出成果的科学家。单项奖金高达100万美元,奖金来自于行业领袖定向捐赠。

  “这个奖项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我会再接再厉。”袁隆平在与未来科学大奖监督委员会电话连线时说。

  包括袁隆平在内的7位科学家共获2018年未来科学大奖。其中,袁隆平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李家洋、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启发,凭借系统性地研究水稻特定性状的分子机制和采用新技术选育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中的开创性贡献,共享“生命科学奖”。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大为、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冯小明和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周其林,凭借在发明新催化剂和新反应方面的创造性贡献,共享“物质科学奖”。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前研发副总经理林本坚,因其开拓浸润式微影系统方法,持续扩展纳米级集成电路制造,将摩尔定律延伸多代,从而荣获“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这个奖项是对我很大的鼓励。”林本坚在电话连线时说,他已在期待11月时出席颁奖典礼。(完)

【编辑:党田野】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