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同意海南省就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开展省域“多规合一”改革试点,标志着海南成为全国首个开展省域“多规合一”改革的省份。
海南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惟一的热带岛屿省份。2009年12月,建立在海南独特的环境优势和区位优势之上的国际旅游岛战略,为海南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明确了方向。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到2020年我国将把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使之成为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而“多规合一”的施行,无疑将为国际旅游岛的发展建设增添新的引擎。日前,记者采访了海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丁式江。
全国首个开展“多规合一”的省份
记者: 海南省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启动实施“多规合一”改革的?
丁式江: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工作。2014年8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四部委印发了《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在此之前,一些地方已经探索建立了“多规合一”的规划机制,厦门、广州等地已经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在全省范围内推进“多规合一”改革,海南还是首例。
坦率地说,当前我省规划工作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一是各部门、各市县各自为政,矛盾突出,条块、区域分割严重,导致项目雷同、同质竞争、重复建设等现象出现。二是生态底线遭到侵蚀,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增大。三是全省开发的空间布局较为散乱,资源使用效率亟待提升。四是由于各部门规划依据不一,甚至相互矛盾,导致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程序复杂、效率低下。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和影响了规划对海南长远发展的引领和管控作用,成了制约海南发展的瓶颈。因此,实行“多规合一”势在必行。
以问题为导向,统筹协调四大类规划
记者: 海南省施行“多规合一”的内涵是什么?
丁式江: 围绕中央关于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工作的要求,海南省协调各类规划,实现“多规合一”,主要是以问题为导向,统筹协调四大类规划,包括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林地保护规划、水资源和湿地保护规划等资源环境约束性规划,水、电、路、气、通信、机场、港口、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规划以及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主体功能区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海洋功能区规划、生态功能区划、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等空间规划。同时,全面梳理并统筹解决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等问题,把省级各部门规划和各市县的主要空间规划落实到一张蓝图上,实现全省建设发展“一张蓝图干到底”。
推进全省“多规合一”工作,是对全省发展建设的综合部署,有利于优化空间布局和资源有效利用,有利于发挥海南生态立省、经济特区和国际旅游岛三大优势。
守住三条底线
记者: 推进海南省“多规合一”工作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丁式江: 根据全省一盘棋的理念,我省“多规合一”工作按照省域和市县域两个层级协同推进。
省域“多规合一”工作主要是通过编制《海南省总体规划》,科学谋划全省发展建设的顶层设计,破除行政界线和部门壁垒,落实全省“一盘棋”的理念和要求,协调并消除省级各有关规划、各市县主要空间规划等各类规划之间的矛盾,形成引领全省发展建设的一张蓝图。
市县“多规合一”主要是结合本市县实际,全面落实《海南省总体规划》,深入梳理并协调消除本市县各类规划之间的矛盾,实现市县域“多规合一”,将各类生态管控红线、城乡建设和产业区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重大项目用地和历史文化保护范围等落实到一张蓝图上。
海南省“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工作得到了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4月1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与海南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决定联合编制《海南省总体规划》。陈政高部长在5月14日召开的专家研讨会上,要求我们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守住三条底线,一是生态底线,保护好海南的青山绿水和自然风光;二是风貌特色底线,控制好城市建筑高度和开发强度,保持好农村的海南地方特色;三是城乡统筹发展底线,全岛城乡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建设。这些指导性意见为我省“多规合一”工作指明了方向。(来源:中国建设报)
责任编辑/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