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型政党擘画现代化新蓝图
【光明论坛】
作者:李海青(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现代化是中国社会近现代以来的内在要求与应然趋势。在中国近现代以来存在与诞生的各种政治力量中,只有中国共产党自觉地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立现代化中国为使命,近百年来为之不懈奋斗。自觉的使命意识、高度的理想情怀、坚定的责任担当、艰辛的实践探索、辉煌的发展成就,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体性,证明其不愧是一个典型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中国的现代化由之也表现出非常明显的政党领导、使命驱动的特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于未来5年至15年现代化新蓝图的制定同样体现出这一鲜明特点。就此而言,要想切实领会这次全会精神,就必须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对于中国现代化所发挥的领导作用以及作用发挥的实践机制。
对于现代化使命的自觉认知。在近现代历史上,王朝政治、军阀政治都被证明无法承担中国现代化的使命,而在政党政治的竞争中,中国共产党最终以其先进性和组织性成功胜出,担负起了历史与人民赋予的现代化使命。对于这一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具有高度的自觉意识。这种自觉的使命意识不仅体现在党的百年历程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持续的现代化探索中,而且体现在作为我们党根本遵循的党章中。在党章总纲中,“现代化”是一个高频词和关键词,总纲将推进现代化建设作为党要实现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也正是基于这种自觉的使命意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才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重点研究了“十四五”规划与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擘画了中国现代化的新蓝图。
对于形势环境的深度分析。要完成现代化的使命,首先需要对自身发展阶段与国内外环境进行系统而辩证的分析把握,这涉及现代化推进的条件与出发点。这次全会指出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就国际形势而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而中国的发展本身成为这一大变局的重要推动力量。就国内形势而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我国有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发展优势和机遇优势,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有诸多有利条件,但也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看清这两个大局及其相互作用的态势,有助于我们精准定位中国所处的历史坐标与世界坐标,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对于战略规划的顶层设计。基于使命意识的形势认知是为了更好地针对未来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经验、深化认识、把握规律,体现出更加科学的战略规划思维和不断提升的顶层设计能力。对于现代化战略规划的顶层设计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这次全会通过的《建议》就十分注重“十三五”规划与“十四五”规划之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间、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有机衔接与与时俱进。对于现代化战略规划的顶层设计要处理好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建议》把“十四五”发展作为重点,同时对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进行展望,将两者统筹考虑、相互贯通,既夯实基础,又着眼未来。对于现代化战略规划的顶层设计要处理好战略和战术的关系问题,规划《建议》中“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主要目标以及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都是在战略层面提出的。但是战略还必须通过具体的战术来实现,所以《建议》按照新发展理念的内涵来组织,对于“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作出工作部署和战术安排。
对于各方力量的团结凝聚。现代化的梦想归根到底是全体人民的梦想,现代化事业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事业,绝不是仅靠哪一个人、哪一部分人就能完成的,而是必须紧紧依靠整个民族和全体人民来实现,必须凝聚起整个民族和全体人民的智慧与力量。就十九届五中全会而言,不论是《建议》的起草,还是落实,党中央都十分重视汇集各方面的智慧,整合各方面的力量。这次建议稿起草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坚持发扬民主、开门问策、集思广益,建议稿的起草过程是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动实践。建议稿最后也特别强调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历史使命需要通过党的领导来实现,历史伟业需要依靠全体人民来创造,只要全体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凝心聚力、同心同德、不懈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现代化梦想。
《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2日02版)
编辑:黄坤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