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水保局局长张秦岭调研宝鸡涝池建设要求科学规划示范带动加快推进

29.04.2016  07:52
          4月26日,省水利厅党组成员、水保局局长张秦岭到宝鸡市调研涝池建设工作,要求宝鸡深入贯彻全省水利改革发展座谈会议精神,牢固树牢生态理念,科学统筹规划布局,坚持典型示范带动,全力把涝池建成高标准、高质量的新型农村园林式景观。宝鸡市副市长景耀平一同调研。

          张秦岭一行先后调研了陈仓区慕仪镇慕仪村、孙家村涝池建设情况,详细了解涝池建设和管理情况,征求群众对涝池建设的意见和需求。

          涝池建设是省委、省政府结合生态文明建设和关中水系建设需求,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今年全省水利改革发展座谈会议确定的重点目标任务。

          张秦岭在调研时指出,水利既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宝鸡市水利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立足长远发展、紧贴群众所需,深入查找水利发展中突出问题和软肋,在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上下功夫,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加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配套,特别是要结合关中水系特点,加快生态涝池建设,着力解决好“最有一公里”问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

          针对涝池建设,张秦岭提出了四点要求。一要坚持生态优先,按照顺应自然、生态环保的要求,遵循规律、因势利导,依山就势、依地造形,随势建设、借势造景,依托生态涝池建设,注重打造错落有致的景观小品,深入挖掘富有特色的村落文化内涵,力争把涝池建成集防汛排涝、应急抗旱、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生态湿地。二要科学规划布局,统筹考虑选址、规模以及周边环境,按照“防洪排涝型、人文景观型、生态湿地型、蓄水灌溉型、水系连通型”要求,尽快对原有涝池规划重新分类修改完善,将涝池建设与水土流失治理、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自然环境等相结合,充分发挥其蓄洪排涝、固沟保塬、应急抗旱等传统功能和水源保护、美化环境、休闲观光等创新功能。三要实施示范带动,根据各地涝池建设需求的紧急程度,在充分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集中财力、人力推进涝池示范点建设,并适时召开现场推进会,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感受到涝池建设带来的实惠,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加快进度、整体推进,为全省涝池建设积累经验,树立样板。四要注重项目管理,严把质量、技术关口,严格按照涝池特殊的建造和修复技术,统筹解决好蓄排问题和水源问题,实施雨污分离,净化涝池水质,着力提高蓄水排涝能力;对修复和建成的涝池,要按照小型水利工程标准,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和长效管护机制,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配套管护资金,确保项目发挥效益;要在涝池周围种植绿化树木,建设生态护栏,并制作安全警示标识,合理设置取水通道和平台,确保群众亲水、观水、用水安全。(宝鸡市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