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性住房建设让二十余万市民喜迁新居
近年来,铜川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把解决百姓住房、旧城改造、城镇化和工业园区建设同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走在全省前列。2003年铜川市结合棚户区改造在全国率先启动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至今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7.24万套、490万平方米,22万群众喜迁新居,全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8平方米,超过陕西省平均水平。
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破解建设资金难题。铜川市不断创新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筹资模式,破解了建设资金难题。累计争取廉租房、公租房中、省补助资金18.4亿元。市上逐年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投入,通过财政预算资金、发行政府债券、土地收益等多渠道筹措资金,缓解了市级配套资金压力。
与推进工业化相结合,确保群众安居乐业。结合保障房建设,铜川市确立了“改造提升北市区、开发建设南市区”的总体城市建设思路,在印台区新规划了顺金工业园区,在王益区规划建设王家河工业园区,在南市区规划建设坡头工业园区,在耀州区规划建设董家河工业园区。围绕这些工业园区,配套建设了一定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和相应的市政基础设施,方便困难群众就业、就医、就学。
与棚户区改造相结合,让群众住进梦想中的房子。在进行棚户区改造之前,全市有3.5万、12万人居住在滑坡、沉陷区。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北市区主要的八大棚户区基本完成了改造任务,建设成了一大批设施完善、环境优雅的住宅小区。南市区建设了丰园、绣园等保障房小区,建成后将居住在北市区棚户区危险地段的居民整体搬迁。
与推进城镇化相结合,建设能安置20万人的锦绣新城。锦绣新城是我市乃至全省最大的保障性住房项目,目前,裕园组团已建成入住,安置沉陷区、滑塌区群众5000余户;锦园、绣园、丰园300多万平方米在建,大部分楼盘已完成主体施工,锦园部分楼盘已进行分配。
与新区新城建设相结合,拉大城市骨架。在推进保障房建设过程中,铜川市结合北市区滑塌区、沉陷区整体搬迁工程需要,超前规划,在南市区建设了朝阳、阳光、铁诺等一大批保障性住宅小区,将北市区人口有计划地向新区转移,使城市人口分布和城市资源、空间布局趋于一致。
责任编辑:飞翔 审核: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