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40年前借十多元钱如今想还 却不知恩人在哪里

25.03.2015  11:33

在华县百花村村民吕玉芹的心里,一直没有忘记过一件事情,她想替已过世的母亲寻找恩人。但因为生活的各种琐事,这件事一直被搁浅。现在到了花甲之年,孩子成家立业,儿孙绕膝,生活条件也好了,吕玉芹决心实现母亲遗愿。

生活困难 向勘探队员借钱

我们想寻找当年的恩人!”昨日,吕玉芹的爱人吴忠朝给晚报打来电话,吴忠朝说,在1971年前后,西安一个寻找矿苗的勘探队来到华县百花村。当时,这个勘探队在百花村待了大半年时间,队里的十几个人租住在吕玉芹家里。

我丈母娘姓宋,当年40多岁。她一个人拉扯6个孩子,生活非常困难,经常粮食不够吃。”吴忠朝说,老丈人去世早,丈母娘一个人担起生活的担子。当时6个孩子中,年龄最大的20多岁,最小的才三四岁。爱人吕玉芹在家排行老四,当时只有15岁。

一个农村女人养活6个孩子,没有谋生的技能,手头根本没有钱。虽然勘探队员租住在家里,租金一个月也只有几元钱,但这些钱远不够一家人使用。生活的窘迫,让这位母亲不得已向勘探队一名队员借了十多元钱。

直到勘探队离开钱也未还上

10元钱,在现代人眼中也许并不值钱,买不了多少东西。但是,在1971年前后,10元钱算得上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按照当时的物价,10元钱大概相当于现在的1000元。”吴忠朝说,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勘探队的一名队员慷慨解囊,这样的恩情让宋老太一辈子都感恩在心。

老太太在世的时候,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女,也常常念叨要找到帮助她的这位勘探队队员,希望把钱还上。老人走了后,作为儿女,我们也想尽一份心。”吴忠朝说,因为当时通信不发达,没有电话,对方也没有留下联系方式,直到勘探队离开,这钱都没有还上。而爱人吕玉芹当时记得这位好人的样子,但是名字没有记住。

想当面道谢并送还借款

吴忠朝说,现在日子好了,也闲了下来,最近爱人总说起这件事,希望通过本报能够找到当年给予帮助的好心人,当面道谢并送还欠款。“这些钱存银行,或者按照工资换算,不管按照什么方式计算,要把这钱还上。哪怕不还钱,当面说声‘谢谢’也行!”吴忠朝说,按照已经过世的丈母娘的描述,这位探勘队员当时很年轻,27岁左右,现在应该70多岁了。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线索,也不知道这位老人家能不能看到这篇报道。吴忠朝和爱人非常希望能找到当年的热心人,“或许相关单位能查到曾经在百花村工作过的勘探队队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