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流浪儿童一个温暖的家——宝鸡市社会救助管理站见闻

23.06.2015  18:29

  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救助管理站通过购买社会机构服务,对辖区内的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和服刑人员子女进行危机干预、早期预防,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行、社会多方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这种群策群力的救助模式,为流浪儿童重筑了一个温暖的家。

  6月19日,是全国救助机构开放日,在陕西省宝鸡市救助站二楼的一间手工制作室内,小女孩兰兰(化名)正在认真地做着手工艺品,在她身旁的桌子上摆着很多已经做好的玫瑰、百合等手工花。“真漂亮、手真巧”!听到记者的赞叹,兰兰羞涩地笑了。

  据宝鸡市救助站副站长杨珺介绍,兰兰是宝鸡市扶风县人,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再婚。几年前,父亲也因白血病去世,继母带着自己的亲生子女离开了,无人照顾的兰兰被送到了救助站。

  因患有先天性风湿病,兰兰关节不能弯曲,骨盆年龄已经60多岁,医生当年诊断她活不过18岁。但在救助站的悉心照料下,今年兰兰已经19岁了。

  作为国家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站,2012年宝鸡市救助站与宝鸡新星流浪儿童援助中心签署协议,大胆采取购买机构服务的形式,让专业团队驻站为身处困境的儿童持续稳定的提供24小时生活教育、心理支持、医疗教育、早期干预等专业服务。

  宝鸡市救助站站长任转军说:“救助站免费为专业服务团队提供工作场所、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今年每月投入5.2万元购买了20个工作岗位,解决了以往救助站存在的救助人员专业性不强、用人机制不够细化等问题。

  记者在救助站内看到,这里的多媒体电教室、阅览室、手工室、心里辅导室、康复训练室、餐厅等场所不仅功能齐全,走进孩子们的宿舍,床铺也是整理得干干净净,上面摆放着社会爱心人士捐赠的各种儿童玩具。

  杨珺告诉记者,在专业服务团队每一个环节细致入微的照料下,目前,生活在援助中心的17名孩子中目前已有9名适龄和具备条件的孩子进入附件的学校上学。

  据了解,为流浪儿童提供专业服务只是援助中心工作的一部分,近年来他们深入山区、社区、学校等地,针对父母死亡、服刑、智障、残疾、患有慢性疾病、长期在外打工的孩子,对他们展开早期干预和帮助,从源头上预防困境儿童外出流浪。目前,每年固定帮扶的孩子160名左右,登记在册的跟踪服务儿童达280名以上。

  前几天刚刚来到救助站的8岁女孩洋洋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服务人员发现的。洋洋的母亲2013年因吸毒去世,父亲也因吸毒患上了艾滋病,被发现时洋洋正和父亲的“毒友”生活在一起。

  任转军说,对于这样的困境儿童,救助站正积极探索监护权临时转移问题,目前已与6名困境未成年人签订了委托监护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