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刊发西北大学陈峰文章:得失之间

30.03.2015  14:09
            《光明日报》 2015年3月21日(作者 陈峰)题:得失之间——过度求稳导向下的宋朝施政及其成败      
            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体制与各项大一统制度,成为后世中国古代王朝的基本统治范式。自西汉至唐朝的千余年间,历代王朝无不希望长治久安,明智的当政者都力图在制定方针政策与制度设计上讲求成效,但因存在内外形势的复杂变化等因素,其施政导向又不尽相同,或积极主动,或患得患失,或刚柔相济,或倚重猛政,从而有成有败,甚至于“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留下无数的经验教训,并深刻影响到其后当政者执政路线的选择。就宋朝而言,在长期治国与应对现实错综复杂挑战的过程中,形成了求稳压倒一切的政治导向,由此造就了有宋一代鲜明的时代特征。             历经唐末五代百余年皇权更迭频仍、统治秩序败坏、社会剧烈动乱之后,宋朝又一次通过兵变建国。前车之鉴与亲身经历都使宋太祖对前世教训深为戒惧,因此反其道而行之,高度重视中央集权体制的重建,尤其关注内部秩序的整顿。以收将帅兵权、抑制地方等为主的一系列举措,贯穿的都是巩固皇权与中央集权的原则,手法则是以柔性赎买与渐进性树立规则为主,而非直接剥夺的方式,以避免政局与社会的动荡。与此同时,在因丧失燕云十六州带来的北部边防困境背景下,宋初也制定了统一天下的方略,即先征服弱小的南方割据政权,再筹划北伐强敌辽朝,其出发点同样是力求稳妥,防止战争风险影响到内部治理。当太宗时期两次大规模北伐失败后,由于一方面丧失对外征战的信心,另一方面因更注重国内秩序稳定,从此奉行单纯防御的国防战略,放弃了收复长城防线,转而以内部建设及成就为治国的主要目标。当真宗朝抗击辽朝的决战以双方妥协而告终后,“澶渊之盟”的签订,标志着宋朝脱离了大一统帝国的发展道路。清代思想家王船山认为:“夫宋祖受非常之命,而终以一统天下,厎于大定,垂及百年,世称盛治者,何也?唯其惧也。”(王夫之《宋论》卷1《太祖》)其实也点出了宋朝统治者因惧怕失控而力求稳定的传统。             宋太宗在登基诏中赞颂宋太祖的贡献是:“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已定,物有其常。”(《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7,开宝九年十月乙卯)也就是说凡事防患未然,本质上则是畏惧开拓带来的风险,这便成为宋初确立并为以后继承的施政与制度建设的核心精神。因此,体现在国家组织与运行设计上,突出分权制衡的原则,其中最高中枢机构由宰相、枢密使分管的中书(后改为三省)与枢密院组成,使行政与军事大权分立与制约;地方大区的路级建制,分由转运、提点刑狱、安抚及提举常平四司共同主管,相互牵制;在州级机构中,专设通判一职,与长官相互制约。为了有效控制兵权,又推行“以文驭武”政策,在枢密院和各地军事系统中逐渐使用文臣主管,制衡武将群体与军队。还组建许多重叠机构,并推行官员的表面官职与实际差遣(职权)分离的制度,等等。这些正是分权制衡意图的体现,反映出宋朝过度追求稳定的政治导向。             从思想意识上看,宋朝统治集团长期引导朝野认同以上导向,否定内外并举与强硬的路线,并将其与传统儒家的纲常有序、仁政及重义轻利等正统理念相结合。如宋仁宗表示“深文峻法,诚非善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20,景祐四年冬十月甲戌),便是表明推崇包容的统治方式。苏轼在为皇帝经筵讲读中,强调“讲读之官,谈王而不谈霸,言义而不言利”(《宋朝诸臣奏议》卷3,苏轼《上哲宗论王道六事》),意在劝诫朝廷在内外政策上规避急功近利的冒进举动。至于宋代理学家,在树立追求“三代”的政治理想下,更赋予纲常伦理秩序以强烈的现实意义。南宋人宣称:“本朝以仁立国,君相同心。”(曹彦约《经幄管见》卷3)其实也是在为这种过度注重秩序稳定的思路做注脚。             宋朝还对以往历代治乱兴衰进行总结,既汲取经验教训,也为自己的导向加以辩护。宋代前三朝,君臣之间的相关探讨已常见于文献记录,其中针对御辽边防的难题就最为典型。如端拱初,宋太宗下诏要求文武群臣提出化解北部威胁的对策,宰相李昉“引汉、唐故事,深以屈己修好、弭兵息民为言,时论称之”(《宋史》卷265《李昉传》)。淳化四年(993年),宋太宗与大臣讨论到开疆拓土的议题,宰臣吕蒙正以隋唐为例,指出隋唐两朝数十年间,四伐辽东,人不堪命,认为“且治国之要,在内修政事,则远人来归,自致安静”(《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4,淳化四年十一月甲寅)。此后,官方编纂的《新唐书》《新五代史》和《资治通鉴》等前代史书,都反映出宋朝主流意识对借鉴历史的认识。宋神宗亲自赐名《资治通鉴》一书,正看重其资政的功用。还有范祖禹《唐鉴》等史籍以及两宋大量士大夫文集中的篇章,也有相关的点评。简要言之:对于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重在总结其急功近利下实施暴政的危害。在对西汉经济、文教建设肯定的同时,对盛极一时的汉武帝时期的内外举措则予以批判,“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资治通鉴》卷22武帝后元二年)。隋炀帝内有营建东都洛阳、兴修大运河等宏大的工程,对外有过度用兵等举动,百姓深受兵役、劳役之苦,终于导致天下沸腾而亡国,遂成为宋人笔下突出的反面教材。唐朝是宋人评价最高的王朝,其疆域版图、典章制度以及文化成就,都盛极一时,但其频繁的对外用兵也广受宋人批评,如宋代史家虽承认唐太宗的功业超越以往帝王,却对其征伐活动大加谴责:“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新唐书》卷2《太宗纪》“赞曰”)吕公著在宋英宗经筵上告诫:“古之人君,一怒则伏尸流血,故于兴师动众,不可不谨。”(《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1,治平元年夏四月甲申)还是在提醒君主注意好大喜功的危害。             正是在以上导向之下,两宋存在的三百多年间,由于内部稳定期长于以往历代,民众较少受到暴政下兵役、劳役的干扰,因此社会经济、文教及科技等领域得以持续发展,其成就受到海内外学界的高度评价,如著名史家陈寅恪先生所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45页)与此同时,来自权臣、外戚、宦官专权与地方割据等以往政治痼疾大都不明显,而局部的农民造反活动虽不少见,但类似前代席卷全国性的大起义却不曾发生,反映了社会矛盾冲突相对缓和,这使得宋朝江山延续更久。但是,矫枉过正的规律在宋朝也突出地显现出来,宋朝过度求稳的导向,深刻影响到当时国家与社会的发展道路,过度求稳下的患得患失,得归得,失也失矣。首先,因为“崇文抑武”,坚持被动防御战略,先进的生产和雄厚的经济力量没有转化为强大的国防实力,正如元代人修宋史时评价道:“宋恃文教,而略武卫。”(《宋史》卷493)故宋朝不仅失去了大一统的疆域,对外长期陷于被动挨打局面,还签订许多屈辱和议,并最终两次亡于边患。南宋学者因此总结出:“汉唐多内难而无外患,本朝无内患而有外忧”(吕中《宋大事记讲义》卷1《序论》)其次,制衡规则过度,不仅导致官僚组织、人员叠床架屋,开支巨大,而且造成官场萎靡风气盛行,繁文缛节下,官员难以作为,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这些积弊最为后世所诟病。最后,这种导向也深深影响到社会风尚,致使宋代民风与文化趋于细腻内向,从而与汉唐时代的雄浑大气形成鲜明的对照。(作者系西北大学历史学院院长) (信息采集: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