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头条推荐陕西党家村家训 26条传承至今
韩城东北,东距黄河七八里,泌水小河谷北侧坐落着党家村。
古韩城先有孔子弟子子夏“教衍西河”,播撒“仁”“礼”,开风气之先;后有太史公一人写尽半部中华史,遗风浸润,文脉久远。虽然党家村是党氏先祖外迁至此兴建的,但因600多年来受韩城文风熏染,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化之乡。尤其是家家户户古老四合院中矗立几百年的“壁刻家训”,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2月23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头条位置推出韩城市党家村“刻在青砖上的家训”,受到各方极大关注。
1 家规和村落一样完整
党家村的建筑多建于明清,目前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就有123座。整个村子黑瓦覆顶,青石铺路,门庭挺阔,巷道幽深。惜字炉、古井以及随处可见的上马石,古色古香,祠堂、文星阁、看家楼、节孝碑错落其中,使得古村落功能完整,浑然一体。
走进党家村,一座座宅门府邸古朴典雅,虽历经沧桑却难掩昔日的富贵之气。清式“走马门楼”列于巷道两侧,建筑装饰考究,三雕俱全。无论门楣上的木雕,上马石、拴马桩、门墩上的石雕,还是照壁上“鹿鹤同春”等丰富寓意的砖雕,繁复精美。
作为党家村建筑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这些宅院中,正对大门的照壁或者厅房两侧的山墙上,都雕刻有先人传下的处世格言与警句,书法或楷或行,笔锋端庄流畅,刻工细腻精湛。内容包括教子课读,劝人为善;修身养德,勤俭持家;慈爱孝悌,交友择邻等等方面,从修身、处世、兴教、诚信、清廉、治家、报国等方面训诫后人。保存完好的共有26条,被称为党家村壁刻家训。
“家训就是一村或是一个家族制定的具体切实可行的日常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是古代社会道德文化的培养基。正应了古代社会的修齐治平,通过家训的道德教育来修身,是谓家国情怀。”陕西文化学者肖云儒说:“党家村家训是很乡土化的,比如‘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教你凡事要有度。这些家训非常具体地规范着村人的生活,是切实可行的。”
党家村人党康琪早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从教师岗位退休后,长期从事党家村家训的研究。他认为,与系统完整的《颜氏家训》、《朱子家训》等比较,党家村家训在形式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一是雕刻在墙壁或门额上,让子弟时时得见,耳濡目染;二是语言比较通俗,让稍通文墨的家中妇孺老少,都能比较容易理解接受;三是家主在建造房屋时,依据自己的阅历体悟,强调了博大精深的儒学体系的某一方面,简明集中。
壁刻家训对着设宴待客的大厅,对家里的客人,宣示着主人或家族的治家理念。语言通俗易懂,易于理解记忆。如:
居家有道惟能忍;
处世无奇但率真。
薄味养气,去怒养性,处抑养德,守清养道。
富时不俭贫时悔,见时不学用时悔;
醉后失言醒时悔,健不保养病时悔。
门额题字是党家村家训中的另一种形式,如“忠恕居”“耕读地”“和为贵”“安处善”“谦受益”“履中蹈和”“居仁由义”等,言简意赅地宣示出人生态度、道德理想,并以此传诸子孙。门额题字和壁刻家训与住宅融为一体,家族后人能时时受家训浸润,自觉规范言行。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党家村的家训是先辈依据自己的阅历体悟总结而来,体现了处世的智慧和豁达,对于后人来说都是金玉良言,受益无穷的。
“一个宅院,一个家庭,把‘树德’、‘积善’镌刻在门额墙壁上,作为立家的训条,对内强调,对外宣示,便会为子孙树立精神标识。”党康琪说。
2 党家村人心中有守护
670年前,党家先祖党恕轩在泌水之畔落脚开荒,繁衍生息,他为何选中这司马故地呢?
党贾两姓族人北山耕耘、南下经商,孜孜以求,生生不息,他们想为子孙留下些什么呢?
雕刻在一块块石壁和青砖上的家训,穿越几百年岁月仍然字字清晰,同村落一起矗立。它在为党家村人守护着什么呢?
“读书成家之本,循礼保家之根。”70岁的党家村人党鉴泉说,“党家村几百年来一直重视对子弟的教育,读书以明理,明理能做人,这是对子孙最好的传家宝。”
清初,党贾两姓合伙经营的生意日渐兴隆,成了名扬四方的巨贾富商。据传从其商号往韩城老家运送银两的镖驮络绎于道,号称“日进白银千两”。
然而古语有云“富不过三代”,党家村先祖一定知道,富庶之家的子弟,往往因娇生惯养而易陷入贪图享受、意志颓废、道德沦丧的境地,再殷实的家业也会有坐吃山空的一天。唯有“耕读传家”,才能够经世致用,使家族经久不衰。因此,在他们大兴土木建造村舍时,将一条条家训家规嵌进了高大的建筑,警示后世子孙。
有祖训崇文重教的指引,更有一代代开明族人大兴教育,几百年间,党家村人才辈出,他们的故事被后人们争相传诵。如明中期“义翁”党孟辀赈灾济贫,清晚期党氏三兄弟礼让分家,清翰林院庶吉士党蒙严惩贪官,民国“维新举人”贾乐天兴办新学等。民国期间党家村有大学及各类军校毕业生近30人,其中不少人投笔从戎为国纾难;还有更多村里的党家村子弟为国家救亡国存浴血奋战,不负先祖期待,光耀了党氏门楣。
“我兄弟姊妹中也有大学生!”已经72岁的党龄优说,“党家村女子也是一样要读书的。”作为家中的长姐,她一边承担着家务一边读书。因为读到了高中,党龄优做了几年民办教师,后来出嫁到桑树坪窑头村后就做了30年赤脚医生,经她接生的婴儿有300多个。
考上大学的孩子们走出了山村,在外奉献了一辈子的党家村人,不少在古稀之年又回到了家乡。教书育人20多年,党鉴泉如今和老伴儿守着家族的老院,因为恭守着“孝悌、忠厚”的祖训,他们一家和睦幸福,被评为“三秦最美家庭”。十多年前,党鉴泉自撰对联,请人书写“守祖宗一脉真传曰勤曰俭;教子孙两条正路惟读惟耕。”挂在老四合院屏门两侧,成为党家村家训之一。
“族规和家训是家族化亲情化的道德教育,它能把道德的社会传承渗透为家族传承,把民族文化的基因转化为家族文化的密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有很多都和传统家训精神一致甚至文字都一样,这就是民族道德文化的传承发扬。因此我们要把家庭道德教育变成为社会道德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一个基层授课点,变成整个社会的精神道德细胞。”肖云儒说。
3 能让村子继续活下来
抬腿迈进党家二门的“一颗印院”,刚转过照壁,主人党启智的老伴儿73岁的闫素筠见有“游客”来,便穿过内院,走上台阶推开了上首厅房的门。见客人专注于厅房两侧山墙上雕刻的家训,闫素筠便朗声诵出:
“在少壮之时,要知老年人的心酸;
当旁观之境,要知局内人的景况;
处富贵之地,要知贫贱人的苦恼;
居安乐之场,要知患难人的痛痒。”
“大妈,您知道这家训的意思吗?”
“俗话说‘不要笑我白头老,花开能有几日红’,这是教后人换位思考。”闫大妈说:“我孙女小学时就会背这里的家训,有客人来她就给讲解。现在已经到城里上高中了。”
如今的党家村,已经很少能看到年轻人,留守的村民也大多搬到了崖上面的新村。这个透着书香气息的古老村落已经让位于远来的游客,让他们在逶迤的巷陌中寻找精神上的宁静,从一则则家训中体会传统文化的原味。这些石雕斧凿的家训,已经不仅仅属于党家村人。
肖云儒认为,传统家训对当下有一个重要启示:如何把整个社会的道德教育浸润为每个家庭的日常教育?如何把社会道德操守润物无声地转化为家庭道德、亲情伦理?这是值得探讨并需切实施行的。
“党家村的家训刻于砖,如果不能铭于心,随着岁月变迁终将会消失。”肖云儒说,“这里面有个创新内容和方法的问题。当下是文化传播方式大变革的时代,数字时代孕育着许多新的文化心理现象,如果不能随着教育对象和教育手段的变化提升、创新道德教育,只靠用古训来教育孩子,效果未见得好。”
那么如何更好地传承传统民居里这些优秀的家训?
肖云儒认为,首先要作为乡土道德传统学习传播,要注意撇清其中一些过时的有局限性的东西。同时尽可能将党家村的家训和当下鲜活的现实生活相结合。更重要的是,要按照时代的要求提升革新。只有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才能激发生命力和传播力。传播方式上也要革新,比如把家训转化为现代版的儿歌、三字经、顺口溜或者书法对联,也可以选摘一些优秀的家训作为乡土国学的内容进行教育。
真正的国学在典籍,更在民间。民间国学是乡土行动的国学。如何让精英化的国学教育与乡土化的国学教育并行,如何让书本上的国学教育与生活中的国学风气的培养并行,是我们当下要解决的问题。如果党家村的小学、韩城市的小学,或者其他有家训传统的地方,自己编一些乡土教材,把本土的一些家族道德故事揉到家训里进行教育,孩子们走出家乡后,无论天涯海角都能记住家乡这些粘连着人物故事的格言启迪。家训,就会成为依然在那里生活的人们或离开了家乡的一代人心灵中永远的道德乡愁。
链接
陕西古家训
从去年7月到今年2月,中央纪委网站“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专栏先后推荐了陕西汉阴沈氏家训、潼关杨震家训和韩城党家村家训。现选摘三门家训如下:
党家村家训
行事要谨慎、谦恭、节俭,择交友;
存心要公平、孝悌、忠厚,择邻居。
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
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圆,行欲方,能欲多,事欲鲜。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动莫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咨。
友贵淡交,需从淡中交得去,人原难做,仍自难处做将来;
志欲光前,惟以诗书为先务,心存裕后,莫如勤俭作家风。
汉阴沈氏家训
持家不可不勤俭也。尊卑不可不辨也。择师不可不慎也。教子不可不严也。
志行不可刻薄也。邻里不可不和也。输粮不可不先也。穷难不可不周也。
出仕不可不清也。忍耐之不可不讲也。奢华游惰之当惩也。赌博不可不戒也。
潼关杨震家训
(杨震)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杨震)后转涿郡太守。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