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密切联系群众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开展工作。延安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也是如此,非常注重新闻宣传工作的群众性,十分重视开展基层宣传工作。
一、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是延安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吸引群众参加新闻工作,实现专业新闻工作者和广大群众的紧密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在其新闻宣传工作中的生动实践。1942年4月1日,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在题为《致读者》的社论中把“群众性”与“党性”一并列为党报的基本品质和工作原则,提出要“使解放日报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同时也就是要使它成为天下人的报,成为一切愿意消灭民族敌人建立民族国家的人的共同的喉舌”。在要求新闻与群众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同时,中央还要求“无论如何必须组织每日出版的销行全中国的工农报纸,报纸的文字、内容、价格要十分适合广大群众的能力、程度”,要“使中央刊物和书报不仅到达党员手中,并且到达群众中去”。这种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的新闻宣传工作方法,是中国新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二、指导群众、服务群众是延安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
这一时期党的报刊充分体现了“多登反映群众生活各种侧面的东西,多登能适应群众各种日常需要的东西,多登群众自己写的各种东西”的要求。以《边区群众报》和《关中报》为例,1940年3月25日在延安创刊的陕甘宁边区党委机关报——《边区群众报》,以陕甘宁边区各县、区、乡的基层干部和普通群众为主要读者群,一方面以通俗、多样、活泼有趣的报道内容来正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执行党报在战争环境中的宣传职能,一方面以短小、精悍、简单、具体的语言和宣传形式来满足文化比较落后的边区群众的阅读需求,使识字少的人看得懂不识字的人听得懂,形成了“以边区新闻为主,为边区人民服务”的大众化宣传风格。
中共关中地委创办的机关报——《关中报》,一创刊就确立了“为人民、写人民、大家写、写大家、大家看”的原则,很好地解决了为谁办报、靠谁办报的问题。这一原则在报道内容中则体现为贴近群众的生产、生活,关心群众的情感需要。《关中报》往往是一年到头不间断地跟踪报道群众的农业生产,帮助和指导群众制定合理、科学、切合实际的生产计划。从春耕生产到夏粮征收,从秋菜种植到冬麦播种,各个农时的生产劳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都能在《关中报》上找到。除了及时报道各项农事安排,报纸还开设了一些专门介绍节气和自然现象的栏目,集中刊登农业生产的小经验、小常识等。报纸对农业生产报道的显著“指导”特色,针对性强、实用性高,很受群众欢迎。农民姜子玉说:“《关中报》对我们做庄稼帮助很大,常提醒我们啥时候下种,啥时候收割,我们都爱看爱听。”新正二区狼牙洼读报组马黑子说:“《关中报》是我增加知识的好课本,关于做庄稼讲卫生的事实和道理登得很多。”1944年,《关中报》还增出了《大众读物》,专登小调、故事、唱词、谜语、常识等通俗有趣、生动活泼的内容,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日常生活。1945年,边区春瘟严重流行,群众请不到医生,报纸就连续刊载各种药方,帮助群众治愈疾病。可以说,党在延安时期的新闻宣传工作突出地反映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充分体现了新闻信息的真正源头,体现了新闻舆论的群众导向。
三、深入群众、贴近群众是延安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主要方式
延安时期,党通过报纸这一主要传播媒介不断加强与群众的联系。1941年,中共中央在对各抗日根据地报纸杂志的指示中指出,“一切报纸杂志,必须……反映现实,反映当地社会情况与工作情况,反映大众呼声,依此来进行自己的宣传鼓动工作,激励纠正那种主观的、表面的、教条的、公式主义的、无的放矢的和空谈的缺点”,要求新闻宣传不仅在内容上反映群众的实际生活,而且形式上也要灵活多样,务实平易,真正做到让群众“喜闻乐见”,真正达到深入群众和密切联系群众的目的。
具体来讲,延安时期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群众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新闻形式上,尽量采用群众语言,实现语言的大众化。新闻宣传工作者把党的宣传意图同群众的需要和喜好结合起来,并充分考虑农村群众的实际文化水平和阅读能力,文风通俗易懂、活泼有趣。报社的编辑记者经常深入基层,向群众学习语言,他们常常带上编写的稿子,请群众审稿。二是在新闻来源上,采用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体验式方式。先做群众的学生,再做群众的先生,这正是陕甘宁边区新闻工作人员深入基层采访的指导思想。编辑、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和区乡干部、普通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打成一片,建立感情,了解他们的生活,听取他们的意见,洞察各种情况和问题,使新闻报道实现了有的放矢、富有针对性。三是在新闻传播渠道上,采用多元化、社会化的方式。1944年11月16日,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专门作出了《关于发展群众读报办报与通讯工作的决议》,《决议》中肯定了读报组等社会宣传组织的工作价值,要求各地“在可能的条件下,均应组织读报,凡是下乡干部都有为群众读报的义务,乡村小学教员、干部也是义务读报员,而通讯员则是读报组的主持者。” 深入基层的读报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众,据统计,仅1944年一年,全边区就有一万多群众加入读报组。此外,其他的一些宣传形式,如冬学、识字组、黑板报、宣传队、秧歌队等,也是党的宣传工作的有效传播渠道。这些组织和形式有力地扩大和延续了新闻的影响力,被更加广泛的群众所接受,达到了“深入人心”的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