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养老金入市路径曝光 或委托社保基金投资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养老金的保值增值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2015年是养老金、养老基金投资管理改革的一个大年,养老金三支柱的投资管理改革方案有望在年底前亮相。”6月23日,参与过基本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管理办法设计的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
养老金入市正越来越近,但在此前两次尝试均无功而返之后,这一次如何操作?本报记者采访获悉,把基本养老金委托给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的可能性非常大,而具体入市比例将参照企业年金,最高不超过30%,照此计算,理论上将有超过万亿的资金可以入市。
入市路径
养老金改革一直以来因其牵涉面广、涉及利益复杂,受到的关注及争议较多,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投资运营架构设计、投资的范围等,这些内容对于资本市场和投资机构都将产生巨大影响。
目前,由于缺乏投资运营渠道,绝大多数养老金都按规定存银行或买少量国债,收益率因难抵通胀而遭遇“隐形缩水”之困。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对基本养老基金的投资改革也有过两次尝试,第一次是在2008年左右,第二次改革始于2011年,但两次改革最终没有成行。
“针对基本养老金的投资曾经有三种方案,一是各省分散自行投资;二是统一委托给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三是单独建立养老金管理公司。几个方案各有利弊,但目前更倾向统一委托给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6月23日,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博士孙博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基本养老金属于省级统筹阶段,如果选择了第一种方案,中国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基本无望,加之各地基本养老金结余情况不同,势必导致“穷的地方更穷,富的地方更富”的状况出现;而如果新建立一个养老金管理机构,其专业性和经验都需要时间重新审视,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无论从经验和专业性来看都有很大的优势。
记者从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近日发布的2014年度基金报告看到,2014年,全国社保基金权益的投资收益额为1424.60亿元,投资收益率近11.7%,超过同期通货膨胀率9.69个百分点;同时,尽管社保基金的投资收益率随市场情况有所波动,但基金自成立以来,其年均投资收益率都高于年均通货膨胀率。如今,山东省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投资运营1000亿养老保险结存资金,广东则将委托期延长至2017年。
“这次改革和前两次全然不一样,这次的选择方案多了,各省的积极性也非常高,比如,山东省成立了自己的社保基金理事会;但就目前来看,各省分散自行投资的方案已经被毙掉了,就运营模式而言,统一委托给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可能性比较大。”郑秉文强调,把基金统筹层次提高,由全国统一管理,这是一个前提。
万亿资金池
养老金投资首先要注重的是资产安全性,实现保值;其次要保持相对流动性,保证支付;再次才是资产盈利,实现增值。因此,养老金市场化投资后,是否进入股市、进入多少、如何配置等问题成为讨论的焦点。
“从国际经验来看,基本养老金投资资本市场是大势所趋,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比全国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在投资运营时对安全性、流动性的要求更高一些;为此,基本养老金的投资范围会参考企业年金的投资范围,但在股市方面的投资比例不会高于企业年金。”孙博表示,理论上讲,入市的养老金最多不会超过2万亿。
根据人社部最新规定,企业年金投资于流动性资产的比重不得低于投资组合委托投资资产净值的5%;投资固定收益型资产的比重不得高于投资组合委托投资资产净值的135%;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投资连结保险产品(股票投资比例高于30%)、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投资组合委托投资资产净值的30%。
也就是说,基本养老金的入市比例最高不超过30%,根据目前我国3.5万亿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来看,理论上将有1.05万亿养老金可以入市,接近全国社保理事会目前管理的全部家底。据悉,全国社保理事会基金资产总额为1.5万亿左右。
不过,在年金投资管理方面,郑秉文一直建议大幅提高股票投资比例上限,如此一来,基本养老金的入市比例也将随之提高;但是,养老金入市是一个长期政策,需要一个逐步落实的过程,对投资管理机构在资历上、专业性上都有很高要求,而且其配置久期较长,对股市影响是长期的。
同时,对于补充养老保险体系的完善,进一步完善企业年金投资政策依然是重头戏,包括进一步拓宽适合年金的投资渠道,鼓励和引导管理机构实现多元化配置,进入长期投资领域,分散投资,获取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等。更关键的是,对于多次呼吁的第三支柱也有动作,个人养老账户的税收政策将要出台并进行试点。
对此,在今年初举行的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就曾公开表示,2015年将积极争取保险机构参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营和管理,而这也是保险机构参与养老金投资运营的说法首次出现在公开场合。记者同时从某大型险企了解到,该公司已着手准备第三支柱的试点,并已上报了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年底前将在海淀区进行区域试点,不排除未来海淀辖区内企业给海淀区户籍人口上补充保险后给予税收减免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