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促进区域整体协调融合
2月10日,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线上,机器人与工人协同作业(资料照片)。本报记者沈谦摄
2021年11月15日,位于榆林高新区的兰州石化长庆乙烷制乙烯项目在全力生产(资料照片)。本报记者赵晨摄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古镇美景让游客在历史与文化、生态与自然、民风与民俗的交融中,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今年目标任务时提出,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更强调内在质量的全面提升。对陕西而言,全力促进区域整体协调融合,要坚持城市带动、县域支撑,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的推进机制和政策体系,支持关中合力建设科创大走廊,推动陕北全面加快能源革命、转型升级,促进陕南系统迈向绿色循环发展。
参加全国两会的我省代表委员围绕相关话题,纷纷谈了自己的见解,提出建议。
关中
创新赋能推动建设科创大走廊
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各地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这对陕西的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在关中,建设科创大走廊,必须提到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设立在西部科技创新港和西咸新区的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肩负着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实现校地校企合作、创新人才教育培养等重大使命,承担着打通科技创新工作“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作用。
“秦创原依靠各大院校、科技人力的资源和背景,把陕西科技人才及项目组合起来,打造成最大的孵化园和成果转化地。”全国人大代表、杨凌安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汶霞说,希望陕西借助秦创原平台,不但把项目孵化好,把科技成果转化出来,还要把科技成果转化成的产品推向市场,实现“最后一公里”的通达,实现高质量发展。
陕北
转型升级推动城市低碳发展
低碳发展、“双碳”目标等,都是近年来的热词和焦点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我省榆林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当地已全面启动碳达峰行动方案、碳中和达标规划的编制工作,并明确清洁低碳发展方向,推动低碳转型发展。
那么,在低碳转型过程中,如何实施对城市碳排放的精准监测?我省代表委员基于自身行业领域,以新视角提出了建议。
“城市是推进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空间和行动单元。”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茜表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将对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实施碳排放精准高效管理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王茜建议,探索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数字化技术在低碳生产、低碳生活、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场景的研发应用,推动城市“双碳大脑”建设,全面融合建筑、交通、供暖、用电及城市重点企业行业的各类生产生活数据,实现城市碳排放数据动态监测,精准评估城市碳减排潜力并进行碳达峰预测。同时,打造国家级碳普惠APP,为城市居民参与低碳行动提供数字化渠道。
陕南
绿色循环推动乡村优化产业结构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一步挖掘陕南绿色生态优势,打响秦巴生态品牌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产品品牌,扩大生态有机绿色产品供给,培育生态康养、休闲度假、绿色食品等新增长点,建设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打造全国优质生态产品基地。
我省将以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为路径,夯实陕南绿色循环发展基础。
“乡村生态旅游对当前和今后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促进作用,是充分调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延长农村产业链、促进农民转型就业、帮助农民增收的有力保证。”全国人大代表宁启水认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可以促进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价值的增加,使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就地销售,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市场价格;可以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之间的互动。
宁启水建议,国家在实施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应重视支持农村乡村生态旅游,特别是秦岭腹地国家重点生态保护区。对于重点移民区的高海拔山区,村民搬出后,可利用剩余资源发展生态旅游,让资源变资产,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编辑: 石彬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