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助残先进个人杨秀贵:虽然辛苦,我仍觉得幸福

27.07.2019  10:33

   全国女性创业之星、全国助残先进个人杨秀贵:

    “虽然辛苦,我仍觉得幸福

  本报记者李万祥

  图为杨秀贵在茶叶加工车间制茶。

  本报记者

  李万祥摄

  “一路走到现在,诚信和质量最重要。”杨秀贵笑着总结自己10年打工、10年创业的经历。看着面前这位黑瘦精干的普通仡佬族妇女,怎么也想不到她是一家产值达2200万元的茶业公司总经理。

  今年47岁的杨秀贵,是贵州遵义市凤冈县永安镇田坝社区人,也是一位乡村振兴妇女带头人。从把自家小平房改成茶业加工小作坊的那天起,她就踏上创业之路,而且一路向前。

  因3岁时遭遇意外,杨秀贵的左手受伤致残。初中毕业后,她回家务农,成为父母的帮手。21岁那年,她与同村身有残疾的张友成结为夫妻。为改变生活,1997年,她带着丈夫远赴浙江打工,在外漂泊了整整10年。然而杨秀贵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在家乡种一片茶园。

  “打工前,我曾尝试过,可那会儿没钱,租不到地。”杨秀贵说,后来打工有了些积蓄才决定回乡创业。

  杨秀贵的家乡是出了名的“茶海之心”永安镇田坝村,是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田坝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让这里的茶叶独具特色。2007年,杨秀贵回到了老家。

  万事开头难。想办茶叶加工厂,没有厂房、设备和加工技术不行,而且每月还要给请来的制茶师开几千元工资。杨秀贵决定自己先从学习茶叶加工技术开始,外出取经学艺。杀青、揉捻、定型、脱毫、提香,茶叶加工的这些技术在杨秀贵手里过了一遍又一遍。她常常通宵达旦地干活,几个月下来瘦了近10斤,也掌握了多款制茶的本领。

  杨秀贵成了村里第一个女制茶师。学艺有成后,她拒绝了几家茶厂的优厚待遇,用自己的1万元,加上东拼西凑的3万元,将自家小平房改造成茶叶加工车间,购买机器设备开始茶叶加工。此后,她与两家资质齐全的茶叶企业合作,做茶叶代加工。她手把手教丈夫和儿子制茶技艺,女儿放学回来帮忙搭手,一家人把茶园和加工厂经营得井井有条。

  “2010年,我曾带着自己的茶叶到北京的马连道推销。茶商们并不买账,他们看中的是利润,哪里的茶叶有利润就采购哪里的。”杨秀贵说,这次推销的经历告诉自己,一定要把茶叶做成品牌,打出名号。

  此后,杨秀贵成功申报了茶叶商标“秀姑”和“翠意独衷”品牌。2011年,她的茶叶加工小作坊已可年加工干茶3万斤,茶园面积扩大到200多亩,赚到20多万元。杨秀贵挖到了创业以来的“第一桶金”,“秀姑”茶在市场上也渐渐有了名气。

  2012年,国家出台一系列微型企业扶持政策,这让杨秀贵再次看到机遇。她找准自己在茶叶加工领域中的创业优势,创办了凤冈县成友茶叶加工厂。经过努力,当年即加工干茶8万多斤,产品很快销售一空。在当地政府部门、妇联组织等帮助下,2014年,杨秀贵将凤冈县成友茶叶加工厂变更为现在的凤冈县秀姑茶叶有限公司,当上了总经理。

  “每减少使用1台全自动包装机,就能增加5名残疾人就业岗位”,“舞台——是送给残疾人朋友的最佳福利”。这是凤冈县秀姑茶叶有限公司爱心车间墙上写的两句话,一蓝一红的字体特别醒目。

  经历打工、创业20多年艰苦历程的杨秀贵,如今拥有标准化茶叶加工厂4个,常年可解决就业40人,其中18人是残疾人。公司还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发展生态茶园3600余亩,辐射带动茶农1200多户。

  企业发展好了,杨秀贵不忘感恩,回报社会。她常年照顾永安镇福利院的老人,帮助经济困难的残疾人,为发生车祸的贫困户筹集资金……曾先后被评为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和全国女性创业之星。

  做茶靠匠心,做人有爱心。“虽然辛苦,我仍觉得幸福。”杨秀贵说。

编辑:戴翔宇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