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八路军驻陕办事处人物——叶剑英
叶剑英(1897年—1986年)。
叶剑英,原名叶宜伟,字沧白,广东省梅县人。元帅军衔。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1917年入云南讲武堂,参与筹建黄埔军校,任教授部副主任。1925年参加讨伐陈炯明的两次东征。1926年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二师师长、第四军参谋长,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张太雷、叶挺一起领导广州起义。1928年赴莫斯科学习。1930年回国,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兼总参谋部部长、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和红军学校校长、瑞金卫戍司令员、福建军区司令员、军委四局局长、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红一方面军和军委参谋长。参与指挥第二至第四次“反围剿”战役,参加了长征。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后,协助周恩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抗日战争时期,叶剑英任八路军参谋长,后在南京、汉口、长沙、桂林、重庆等地做统一战线工作。1941年任中央军委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叶剑英先后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谋长、北平市市长。
新中国成立后,叶剑英先后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兼广州市市长、广东军区司令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南军区代司令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力量监察部部长、训练总监部代部长、军事科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秘书长、国防部部长。
1937年2月至8月,叶剑英主持西安红军联络处工作。1941年7月至1943年4月,负责管理八路军驻陕办事处等五个办事处的工作。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叶剑英为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1936年,为帮助张学良、杨虎城促进东北军、第十七路军的改造,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中共中央决定将东北军工作委员会改为洛川工委,叶剑英任书记。同时,决定叶剑英作为中共中央和红军代表到西安开展工作。
党中央赋予叶剑英在西安的主要任务一是筹划组织西北国防政府;二是组织建立抗日联军;三是培养训练东北军内部的进步力量,组织有抗日思想的青年学生担任东北军的下级军官;四是及时商议处理有关中共中央、红军和东北军之间的重要问题等等。
9月24日,叶剑英和汪锋、潘汉年等十余人离开保安县(现延安志丹县)赴西安。一行人化装成从西北考察后返回南京的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谈判代表团,叶剑英扮成马夫,后经富县、洛川,两天抵达西安。由于叶剑英在西安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张学良对共产党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使红军与东北军、十七路军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西北地区初步形成了红军、东北军和十七路军“三位一体”的新局面。
“西安事变”爆发后,赴西安共商和平解决大计的中共代表。右起:周恩来、叶剑英、博古。
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应张学良、杨虎城二位将军的邀请,派出以周恩来副主席为首的中央代表团。叶剑英作为代表团的主要成员协助周恩来工作,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作出了突出贡献。在西安期间,周恩来、叶剑英多次同张、杨会谈,商谈和平解决事变问题,并与蒋介石谈判,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
在全国人民抗日呼声的压力下,蒋介石被迫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合作抗日的主张,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应张学良要求,中央批准,由叶剑英出任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的参谋长,参加西北联军参谋团,与东北军、十七路军将领一起制定了抵抗亲日派“讨逆军”的作战计划和军事部署。
叶剑英在红军联络处。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代表正式开始了接触和谈判。南京政府派出顾祝同、张冲、贺衷寒为国民党方面的谈判代表;中国共产党方面则以周恩来和叶剑英为谈判代表。中共代表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作出了巨大贡献。1937年“二二事件”后,中共代表由张学良公馆搬进七贤庄红军联络处,中央军委派叶剑英主持红军联络处的工作,直至8月25日红军奉命改编,红军联络处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驻陕办事处。
1937年2月至9月,中共中央派周恩来、林伯渠、博古、叶剑英同蒋介石、顾祝同、张冲在西安、杭州、庐山、南京等地就国共合作抗日进行了一系列谈判。图为西安谈判期间,周恩来、叶剑英、张冲在长安郊游后留影。
叶剑英和红军联络处秘书长李克农合影。
叶剑英主持红军联络处期间,坚持中共团结抗日的方针,积极斡旋于各派政治力量之间,广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他同李克农、张文彬、李涛、宣侠父等一直与国民党方面继续保持联系,并与各方人士接谈,为国共合作奔走,多方面地开展工作。他还负责为陕甘宁边区运送物资、接待过往干部,与国民党代表交涉领取经费、被服、装备等事宜,并讨论在兰州设立红军联络处、营救红西路军等问题。
周恩来(左一)、叶剑英(左三)和杨明轩(中)在红军联络处合影。
朱德(右)、叶剑英(中)赴南京同国民党政府谈判前与博古(左)在红军联络处留影。
1937年8月9日,叶剑英离开西安,先后到南京、武汉、重庆等地参加党的领导工作,负责与国民党进行军事问题的联络和谈判,为建立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1941年2月,叶剑英从南京返回延安。作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的重要成员,他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八路军、新四军对日作战。领导军委参谋部总结各根据地斗争经验,形成了一系列抗日游击战争的有效战法,指导敌后军民沉重打击日本侵略者。
从1941年7月至1943年4月,叶剑英负责管理驻陕办事处等五个办事处的工作。在此期间,考虑到驻陕办事处的实际困难,增加了经费,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物质生活标准。抗战胜利后,叶剑英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代表,同国民党进行针锋相对地斗争,在谈判桌上赢得了军事斗争的主动。
由于叶剑英文韬武略、多谋善断,具有杰出的战略、策略思想和军事指挥艺术,被全军同志亲切地称为“叶参座”。这既是对叶剑英卓越军事指挥才能的由衷尊崇,也是对他为中国革命胜利建立的不朽历史功勋的高度赞誉。
1964年夏,叶剑英重游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1979年4月12日,叶剑英重游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1979年4月12日,叶剑英重游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并赋诗一首。同年9月为纪念馆题写馆名。
“矢志共产宏图业,为花欣作落泥红”是叶剑英所作诗句,这是他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他的崇高思想和高尚品质,是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和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
编辑:王嘉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