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关中地区的春节祭祖:给先人敬献一碗臊子面
□陈嘉瑞
在 关中 ,春节祭祖是一项很重要的风俗活动,和每年的清明、十月一等祭祖活动相比,它最为隆重和恭敬。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关中的春节祭祖有着与华夏文明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在《周礼》的五礼“吉、凶、军、宾、嘉”中,为首的“吉礼”指的便是对先祖和各种神祇的祭祀;《周礼》中的“左祖右社”,表明了周人对宗庙、祖先的重视。“敬天祭祖”是《周礼》的核心信仰,也是汉民族祭祀文化的高度概括。关中的春节祭祖充满着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含有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祈求祖先保佑和光宗耀祖等多重含义,千百年来代代相传。
关中的“先人”观念
关中人称祖先为“先人”。“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郊特牲》);“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荀子·礼论》)。在关中人看来,先人是家族血脉的传承者和开拓者。他们赋予了后辈的生命,同时也确定了后辈的血统。先祖,在任何一个关中人的心目中,都是至高无上的、最需要恭敬和顶礼膜拜的。一部《诗经》,祭祀诗占据了重要部分,而其中的祭祀祖先诗歌占到了70%以上。这些诗集中反映了子孙后代对祖先功绩的真诚崇拜,表达了希望祖先降福的真诚愿望。
在关中人的忏悔中,最常用的话是——“愧对祖先”“羞先人”,因为这是灵魂中的至痛和最该遭人谴责的一种。另外,从关中人的口语上,可以明显体味出对先人的敬重和感谢。如“先人坟里的脉气好”“先人修下的福荫”“你对得起你的先人吗”等等。在关中人的传统观念中,自家的先人是不敢不敬的;同时,自己的先人也不允许他人轻侮。
冯友兰说:“中国的社会制度便是家族制度(《中国哲学简史》)”正是这种从周朝就确立的家国同构的社会国家机构,在维护社会运转和社会安宁方面,发挥着长久和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