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关切脱贫事|医疗扶贫,照亮贫困家庭的明天
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 题:医疗扶贫,照亮贫困家庭的明天
新华社记者杨思琪屈婷胡虎虎孙清清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不少贫困家庭的心头事,也是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并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时强调,重点做好那些尚未脱贫或因病因伤返贫群众的工作,加快完善低保、医保、医疗救助等相关扶持和保障措施,用制度体系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
随着健康扶贫工程深入推进,医疗服务种类越来越多,医疗保障、远程服务、村医上门、集中托养……优质医疗资源不断下沉,让贫困地区百姓享受到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为脱贫攻坚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线”。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医生通过远程医疗为延寿县贫困户提供诊疗服务(11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杨思琪摄
远程服务、帮扶共建:实现“医疗共享”
初冬时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延河镇团山村大雪覆地,29岁的贫困户刘铁柱在当地乡村医生侯桂霞的帮助下,来到延寿县人民医院作磁共振检查。刘铁柱患多年癫痫,4年前又因为意外脑伤经常头疼、恶心。
1个小时之后,通过远程文件传输,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的磁共振室主任王岩收到刘铁柱的影像资料。“目前病情不严重,不需要特殊治疗,但要注意隔期检查。”王岩的话让刘铁柱安心许多。
记者了解,今年夏天,刘铁柱因胃病住院,享受当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等,医疗报销比例达95%。“医药费共5000多元,自己只花了300多元,就把病治好了。”刘铁柱说,健康有了保障,他受聘公益岗当起了护林员,有了工资收入,于今年脱贫。
延寿县是哈尔滨市唯一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侯桂霞说,目前团山村70多户贫困户中,有百分之八十是因病致贫。
2016年以来,我国全面启动健康扶贫工程,明确实施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对贫困大病和慢性病患者实施分类救治,实施县域内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加强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等九大重要任务,以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
“医疗扶贫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最后一公里’。”在侯桂霞的手机里,“延寿县村医健康直通车精准扶贫工作群”微信群一直置顶。这是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建立的线上“村医会诊群”,全县106名村医都在其中。
侯桂霞说,基层医护人员可以随时在群里询问疑难病症的治疗方案,还可以通过微信群进行远程上课,学习医疗卫生知识。既满足了村医的学习需求,提升了基层医疗水平,更为当地百姓解决了实际问题。
如今,通过开展结对帮扶共建,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派出5名技术骨干到延寿县人民医院挂职半年,为当地提供技术指导,加快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衡发展。
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达布达尔乡卫生院医生尼马提拉·司迪克(中)在巡诊时为村民检查身体(7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胡虎虎摄
“健康扶贫”:温暖帕米尔高原
我国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深处,皮勒村。80多岁的村民古丽·盖斯对记者说:“感谢村医阿依木古丽对我的细心照料。”
3年前,古丽·盖斯突发肺病。阿依木古丽立即拿上药箱,在夜里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5小时上门诊治。
“当时古丽·盖斯疼得厉害,都站不起来。”阿依木古丽回忆,那次“上门服务”,她在古丽·盖斯家中住了5天,为她打针输液精心照料,药品都由乡卫生院免费提供。
在这个几乎与世隔绝的边陲山村,这样的事经常发生。阿依木古丽·塔依尔为牧民的健康奔走了21年。一直以来,把药从乡卫生院带回村子,再分发到每一个需要的牧民手里,是她的重要工作。
“健康扶贫”春风吹到帕米尔高原。今年7月,崭新的乡卫生院拔地而起,两层小楼格外夺目。阿依木古丽的“上门服务”也不再形单影只,与她同行的还有县乡村联合医疗队。23岁的同行加那提汉·阿里比牙提对B超机、心电监测仪等医疗设备的使用了如指掌。
记者了解,“健康扶贫”行动已覆盖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医疗队定期逐户开展慢性病随访、结核病筛查、居民健康小药箱药品检查,并向村民宣讲医疗惠民政策和各类防治知识,引导村民改变传统观念,养成健康习惯。
近年来,我国832个贫困县的所有县级医院都有一支或多支来自三级医院的团队对口帮扶。通过统筹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加强培养培训、巡诊、派驻等方式,我国不断充实乡村两级卫生人才队伍。截至目前,贫困地区95%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至少有1名执业医师或助理执业医师,农村贫困人口常见病、慢性病能够就近获得及时救治。
12月2日,河南省驻马店市经济开发区托养中心工作人员为写毛笔字的残疾人提供帮助。新华社发
集中托养:“安放”一家人
“照看一个人、拖累一群人、致贫一家人”,一度是重度残疾人贫困家庭的真实写照,也是医疗扶贫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集中托养给不少家庭送来温暖。
日前,在驻马店市经济开发区托养中心,记者看到,年过古稀的李志得正在用左手练习毛笔字。年轻时,因一场车祸,李志得右手、右腿残疾。在托养中心,他不仅吃饭、就医不花钱,还能享受到专业陪护。
在文体活动室里,10多位老人聚在一起,有的在写字、画画,有的在下棋。相邻的康复室里,有老年人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在这个中心,像李志得一样患有二级以上残疾,日常饮食起居不能自理的贫困户已有45位。驻马店市残联理事长张银良介绍,每个托养中心统一设计居住室、医疗室、康复室、厨房、餐厅及卫生间,统一配备护理床、轮椅、康复器械等。
20多岁的吴齐患有脑瘫,住进了托养中心。中心把吴齐母亲周贺梅招为护工,一个月有2000元工资,她可以一边照顾儿子,同时照料其他残疾人。
托养中心建设和运营资金以财政投入为主,同时整合入住人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多项资金,设立“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运营基金”,并引导社会公益组织、经济组织、爱心人士等参与。
如今,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模式已在驻马店市铺开,建成托养中心103个,在建12个,入住重度残疾人2016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深入推进县医院能力建设、“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机制建设和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到2019年底基本消除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空白点”,到2020年全面完成解决基本医疗有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贫困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和满意度。
编辑:黄坤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