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力量 找准定位 在推进家政和养老产业发展中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工作

22.04.2015  16:3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家务劳动社会化日益突显,家政服务和养老产业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产业,在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及推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为更好的规范、促进我市家政服务业和养老业的健康发展,为广大妇女搭建创业就业平台,近期,韩城市妇联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全市部分家政服务公司、养老服务机构、社区、村,通过实地查看、电话访问、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就全市的家政服务和养老产业发展进行调研,希望能够以点及面,对促进我市妇女创业就业工作起到一定作用。

韩城市位于关中东北部的秦晋交界处,总面积1621平方公里,总人口4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4万人,妇女19.5万人,城镇人口有84298户,农村人口有43185户。60岁以上老人有66717人,占全市人口的16.6%,其中,70—79岁有16690人,80—89岁有5528人,90—99岁有483人,100周岁以上有12人。目前,全市享受基本养老保险的有204008人,60岁以上残疾人有7464人左右。

一、基本现状

(一)家政服务业现状

根据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资料显示:目前,我市共有23个家政服务公司,主要是以家庭保洁、衣物洗涤、烹饪、家庭护理、婴幼儿看护、老年人护理、月嫂、中小学生托管等家庭日常事务为主要服务内容。其中,以家庭保洁类为主要业务的公司有7家,以中小学生托管为主要业务的公司有6家,以保姆、月嫂等为主要业务的有10家左右。全市从事家政服务行业的妇女约有1080人。从年龄结构看,以35-50岁的下岗女工和农村妇女为主,占比达85%以上;从行业收入看,提供高层次家政服务的人均年收入可达3万元左右,提供基础性家政服务的人均年收入为1.6万元左右;从专业水平看,从业人员中高中以上学历仅为5%,初中以下学历达85%;仅10%的从业人员接受了专业化培训,50%以上的从业人员只是进行了简单的岗前培训。

(二)养老产业现状

经统计:全市有公办养老机构1个,私办11个,共有床位860张,入住520人,入住率为60.5%。其中,最年轻的42岁,年龄最大的97岁,男女比例为3:1。收费标准均按老人身体情况完全自理、半自理、完全不能自理分三类,价格在900元—3000元之间,有的子女每周或隔几天探望老人,有的基本一月探望一次,也有在外务工好几个月不来的,老人精神面貌一般,自愿住养老机构的少,由于老人及子女的财务状态恶化等原因,造成很多时候入住老人不能及时续费,而养老机构存在脏乱差等现象,专业护理人员少,文娱活动形式单一。

(三)家政服务公司及养老机构均建议在资金、政策、人员培训、配套设施上给予支持。

二、存在问题

当前,全市家政服务业和养老业尚处在起步阶段,没有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形势同步提升,面临诸多瓶颈。

1、行业存在就业歧视。 受“侍候人”、“低人一等”等旧观念的影响,很多人不看好家政服务和养老行业,认为仅是没有专业技能没有文化的人迫不得已才从事这样的职业,是出力又没地位的工作,有学历的年轻人不愿干,中年人嫌弃劳动强度大、待遇差,只有那些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他们没有特长又无专业技术,靠体力劳动,再加上有时服务人员得不到客户应有的尊重,因此影响了服务行业人员的积极性。

2、行业市场混乱。 家政和养老行业初具规模的少,缺少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带动,没有行业工作规章和标准。缺乏支持政策,总体运营水平不高,呈现出小型化、胡同化、零散化等特点,无证经营、价格恶性竞争、服务欺诈、劳务纠纷等现象比较普遍,与服务对象之间没有规范的合同文本和约定,资金有限,规模较小、设施简陋,巨大的投资压力、高风险以及专业护理人员的缺失等,让市场前景看似广阔的服务产业,实践起来却举步维艰。

3、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低。 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以小学、初中为主,多数从业人员只接受过两三天的简单培训,仅仅靠以往的经验便上岗就业,专业知识相当缺乏,而且流动性大,其提供的服务已远远无法满足现代家庭的需求,这使许多母婴家庭苦恼不已,照顾老人只限于生活起居和食宿,老人生活在低层次中。而大多数机构缺少有资质的培训教师,缺少和用人家庭的沟通衔接,缺少统一的工资待遇标准,雇不到满足要求的人员,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4、行业缺乏监督体系。 由于国家、省、市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其主管部门不明确,这就使对家庭服务业、养老产业的监管不到位,在教材设定、技能鉴定、服务监督等许多方面缺乏统一标准。从业人员的权益保障机制不完善。供求双方的责权利不明确,服务员与客户发生纠纷和争议时,很难得以处理。服务人员的社会保障和工作期间的伤害、致残、死亡等问题目前也没有妥善的解决办法,这让她们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工作积极性低,这些因素的存在,致使供求双方均存在后顾之忧,影响家政服务和养老行业的发展。

三、一点思考

针对家政服务业和养老产业发展的现状,怎样充分发挥妇联优势,找准服务党政大局和服务妇女群众的有效结合点,深入推进妇女创业就业工作,我想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多种渠道广宣传。 妇联组织要充分挖掘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正面导向作用,重点消除社会对家政、养老服务人员的偏见,为妇女创业就业的发展做好舆论宣传工作,一方面把就业形势教育、转变观念教育、“四自”教育作为妇女就业岗前教育的必修课,引导妇女向第三产业要岗位,向社区服务要岗位,向非公有经济要岗位,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家政、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评选星级模范等形式,积极引导家政公司、养老机构从业人员转变观念、坚定信心,切实增强职业荣誉感,广泛发动大学生、复转军人等专业人才积极参与服务队伍,为培养高层次家政、养老从业人员奠定坚实基础。

2、深入基层细调研。 抓住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等重大机遇,研究新形势下妇联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自觉服务发展大局,开展农村女劳动力状况、下岗妇女就业状况等调研,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建立妇女劳动力资源动态信息库,分析掌握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的从业意愿、下岗妇女的就业需求、工资待遇的标准和家政服务业、养老服务发展现状、制约发展的障碍因素等情况,发挥小产业大就业的作用,形成调研报告,为领导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3、成立基地促发展。 评选优秀家政服务公司和优秀养老机构,命名培训基地和就业基地,专门召开大会命名表彰,发挥创业就业培训基地就近就地培训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通过自办、合办、指导创办等形式,增强品牌实力。策划举办“巾帼创业风采”事迹报告会,广泛表彰一批巾帼创业标兵、下岗创业典型、个体私营女杰、科技致富明星、女能手等,通过培训基地的成立,树立创业就业典型,增强劳动力转移的针对性,促进妇女创业就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4、整合资源搭平台。 充分发挥妇联的职能作用和组织优势,建议各级党委政府从维护妇女权益、推动妇女发展上出发,在制定政策、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提供服务上,强化性别意识,进一步向妇女倾斜,落实鼓励家政服务业和养老产业发展的减免税费、倾斜发放小额贷款等政策,向家政、养老产业提供公益性岗位,充分挖掘、调动、整合社区餐饮、娱乐、医疗、教育等各种资源,建立信息平台,不断加大培育家政服务、养老产业市场主体的工作力度。

5、搞好培训提素质。 在培训工作中,我们始终要把上岗就业放在第一位,走市场化道路,供需对接。坚持按需培训,课堂授课与基地见习、入户实践相结合,提高初级家政员培训实操课程比重,提升首次上岗满意率。坚持信息对接,建立妇女创业就业数据库,通过举办招聘会、建立公共信息网等形式,坚持渠道畅通,架设家政、养老服务学员、培训机构与用工家户交流沟通的桥梁。另外,要加大保障力度,强化维权措施。充分利用12338公共服务平台和社区维权服务站,为家政、养老服务员随时提供维权帮助。

6、丰富活动壮队伍。 大力提倡社会互助,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争取捐赠和赞助,可利用志愿者开展服务,降低用人成本,实现亲情服务。建立专业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的服务队伍,提供包括健康生活指导、家政帮扶、绿色环保宣传、文体艺术培训、心理疏导和法律咨询、找保姆,找钟点工,联系租房等等在内的志愿服务,组织家政、养老服务人员及老年人开展经常性的文体、学习、座谈等活动,及时给志愿者“充电”,让志愿者与时俱进,有为广大居民群众服务的实际本领,通过志愿者活动宣传男女平等、权益保护等政策,为家政服务和养老产业发展服务,从而推进妇女创业就业工作,把妇女工作做得更加出彩。